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研究与选择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研究与选择【摘要】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主要包括财务管理组织体系、法规体系和管理模式三项内容,本文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总结,并对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选择做了原则性和部分具体问题的研究。【关键词】财务管理;体制研究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社团组织,企业的目标是生存、发展与获利。作为企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财务管理,也必须服从企业的目标,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企业财务管理的体制选择,必须以这个目标作为设计导向和检验标准。一、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概念与内容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有多种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看法。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要求:“企业实行资本权属清晰、财务关系明确、符合法人治理结构要求的财务管理体制。”该文件将财务体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了划分,宏观财务体制是协调国家财政部门与企业之间的财务关系,微观财务管理体制是协调企业内部的财务关系。本文所研究的是微观层次的财务管理体制。微观财务管理体制即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从资本权属关系看,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是以产权理论为基础,协调企业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财务关系的基本规则和制度,具体方式则是通过对各主体权力、责任和利益关系的划分。而从法人治理结构方面来看,公司治理是财务管理的基础,企业财务管理已经突破传统财务部门的概念,成为一种多部门、多层次参与的管理行为。同时,根据公司治理结构的层次划分,可以将企业财务管理划分为出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财务经理财务三个层次(汤谷良,2007)。本文所研究的主要是经营者财务这一层次。因此,综合而言,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是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而建立的财务管理组织、制度和其模式的总称,是协调各利益主体财务关系的基本规则,是企业财务治理的基础1/5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研究与选择--第1页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研究与选择--第1页和框架。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主要包括三项内容:(1)财务管理组织体系。包括:财务组织或岗位的设置;组织或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同一层面不同财务机构或岗位之间的分工和其协调;同一层面财务机构与其他经营管理机构的责权关系;不同层面财务机构的关系等等。(2)财务管理法规体系。包括外部法规和内部制度规章,而内部规章是由企业自行确定的财务方面的规则,可包括领导体系、工作条例、岗位说明和职责划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3)财务管理模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大体上分为:集权式、分权式和混合式三类。这三项内容中,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最为关键,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二、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如前文所述,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是财务管理体制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内容,也是理论界研究较多和较为充分的课题,因此本文仅对部分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从管理权限上或母子公司财务密集程度上对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分类,大体可以分为集权式、分权式和混合式即集权和分权相结合三类。(一)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所谓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就是指在企业集团财务控制关系上,母公司高度集中财务管理决策权,子公司对财务决策只有极小部分的自主权,而要严格按照母公司的决策实施各种财务行为。部分研究者认为,由于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有财务管理效率较高、保证母子公司财务目标的一致、能够充分调动内部资源合力、较低内部资金成本、充分发挥集团财务专家的作用等方面的优势,且由于我国企业集团发展尚不成熟,还未完全建立符合市场要求的公司治理架构,企业集团成员财务活动尚不规范,容易出现财务混乱甚至财务舞弊现象,完全分权管理的条件还不成熟,因此现阶段我国企业实施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是企业的必然选择。实行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固然优势突出,但其缺点也显而易见:首先该模式对分支机构缺乏激励,无法充分调动分支机构的积极性,从而抑制分支机构的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性。其次,该模式由于决策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若是缺乏必要的监督与控制,特别是机构2/5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研究与选择--第2页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研究与选择--第2页庞大的企业,极易出现官僚主义现象。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