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功的原理学习目标:(1)了解功的原理,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2)会应用功的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重点: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知识准备: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计算功的公式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使用杠杆、滑轮这些简单机械有的能够省力,有的能够省距离。是不是也能省功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知识点1完成课本本节“观察与实验”(1)明确实验目的是研究使用杠杆(或滑轮)提升重物时能不能省功?图9-5-1,实验是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算出手对杠杆的拉力。图9-5-2,实验中手对动滑轮的拉力由动滑轮的特点得出。(2)测量砝码提升的高度和手移动的距离时,把两个刻度尺分别竖直放在砝码及手旁,记下砝码和手的____位置。当用杠杆(或动滑轮)提升砝码到一定高度时,再记下砝码和手的____位置,求出砝码升高的高度h和手移动的距离s(3)实验中,杠杆和动滑轮的重及杠杆和滑轮在运动中的摩擦力忽略不计。(4)将实验结果填入课文表格中,写出实验结论。实验表明:利用杠杆提升砝码,使用杠杆所做的功________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杠杆不能省____。利用动滑轮提起砝码,使用滑轮做的功________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动滑轮也不能省____。总结:功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这个结论叫做功的原理。注意:功的原理对任何机械都适用。反馈练习11.“功的原理”就是()A、物体做功决定于力的大小和物体受力方向移动距离的乘积;B、利用任何机械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手所做的功;C、外力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克服阻力做功;D、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2.关于功的原理,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考虑到摩擦和机械自重,功的原理就不适用了B、如果一个机械省力,另一个机械省距离,把这两个机械组合起来的装置可以既省力、又省距离C、利用机械所做的功,一定小于不用机械直接用手做的功D、任何机械都不能既省力,同时又省距离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省距离的机械一定费力,但可以省功B、省力的机械可以省功,但一定费距离C、省距离的机械一定省力,但不省功D、省力的机械一定费距离,不省功4.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使用机械()A、可以省距离,同时也可以省功B、可以省力,同时也可以省功C、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D、只有在费力情况下才能省功知识点2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为什么人们还要使用机械呢?可以省_______,或省_______,或改变动力的_______,使用方便等好处例题:已知光滑斜面的高为h,长为l。利用功的原理推导:将重G的物体匀速推上去,所用的推力F是多大?反馈练习21、使用自重可以忽略的动滑轮提50N的重物,人对绳做的功是100J,求动滑轮把物体提起的高度。2.机械师设计制造的任何机械都遵循____原理,使用机械的目的是省____或者省____,但不能省____。3.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所用的推力就是物体重的____。可见,当物体升高相同的高度,斜面越长推力越____,即越省____。4.有一斜面高h=1米,长L=4米,重200牛的重物在沿光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到达斜面顶端,根据功的原理。F=____牛,斜面对重物的摩擦力为____牛,如果斜面高度不变,要使拉长更小些,则必须使斜面的长度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保持不变”)。5.用一根杠杆把一个重120牛的物体匀速举高0.3米,而杠杆的动力作用点下降0.9米,则动力做的功是____焦,动力是____牛,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是____(不计杠杆的重力和摩擦阻力)。6.山区里常常可看见挑夫挑着重物上山,在斜坡上走S形路线,他们这是为了()A.使人做的功少一点B.使人省力一些C.不为什么,这是他们的习惯D.以上说法都不对反馈练习31.功的原理是个普遍的结论,对任何机械都_____,它的内容是_________。2.用杠杆撬石头,若加在杠杆上的力是200N,杠杆在动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是0.5m,则动力做的功是_____J,杠杆克服阻力所做的功是_____J。3.用一个动滑轮把货物吊起50m高,人拉绳子做的功是150J,则该货物重是_____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_____cm。4.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