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分类课时一课时教具剪刀、直尺、木棍、钳子、订书机、杠杆、钩码、铁架台等原设计者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杠杆;理解支点、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2.方法与过程: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精神,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重点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归纳杠杆平衡条件。难点画力臂,探究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教学过程(包括课程导入、新课解析、例题精讲、课堂练习、作业设计)复习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2.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3.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4.动力臂(L1):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5.阻力臂(L2):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而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然后学生练习画力臂,应用画力臂的要点:1.确定支点2.作出动、阻力的作用线3.过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小试身手:学生画出钓鱼竿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或者匀速转动时,就是杠杆的平衡状态,什么时候杠杆平衡呢?用钳子剪铁丝时,手握的位置不同用力不同,可见,所需动力的大小与力臂有关。)二、杠杆的平衡条件平衡条件:F1×L1=F2×L2三.杠杆类型学生通过阅读课本77页,了解杠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给杠杆分类。多媒体展示:1.省力杠杆:通过分析羊角锤拔钉子得出省力杠杆特点: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如:道钉撬、钳子、铡刀、羊角锤拔钉子、指甲剪、酒起子、活塞式抽水机手柄。2.费力杠杆:通过船桨分析费力杠杆特点: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竿、理发用剪刀、船桨、镊子、夹衣服用的夹子3.等臂杠杆:如:天平。特点是:不省力也不费力.四)、当堂检测1.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A.使用杠杆一定会省力;B.省力杠杆的动力臂一定小于阻力臂;C.动力臂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D.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省距离。2.如图3所示,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工具是()ABCD3.如图2所示是安置在公路收费站栏杆的示意图,当在A处施加一个动力时,可将栏杆逆时针拉起来,它是一根()A.省力杠杆;B.费力杠杆;C.等臂杠杆;D.无法确定。4.作出图2的闸刀使用中的两个力臂,并标明L1和L2板书设计1.省力杠杆:通过分析羊角锤拔钉子得出省力杠杆特点: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如:道钉撬、钳子、铡刀、羊角锤拔钉子、指甲剪、酒起子、活塞式抽水机手柄。2.费力杠杆:通过船桨分析费力杠杆特点: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竿、理发用剪刀、船桨、镊子、夹衣服用的夹子3.等臂杠杆:如:天平。特点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教学后记或反思(主要记录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等)有些杠杆学生不熟悉,对它的分类还不够清晰,有待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