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作业批改人文化研究》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目标:(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在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的今天,恰恰有不少学校、不少老师面对高考与中考的压力,拼命的给学生布置作业,造成作业较多,老师来不及批改,所以就随意地给学生打上“√”与“×”批改完就了事,根本没有认真地看待学生的作业情况,并且没有恰当给学生以合理的评价,造成学生把作业作为负担,老师以作业为形式,收不到较好的效果,每天在题海里打转,劳师累生。在这种背景下,我想到对现实中作业批改的形式进行改变,抛弃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在作业批改中不仅让学生知道自己作业的正误,而且老师在作业批改中、在给学生下批评时、在老师与学生面谈作业时,利用老师的文化素质养来熏陶学生,即做到人性化、人文化的处理,使学生能愉快地接受,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教师的亲和力,促进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由此我选择了“高中数学作业批改人文化研究”的课题的研究。(二)、研究达到的目标:通过研究,提高作业的效益,使学生做作业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检验课堂教学的最好的方式;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才华、学识、风度和修养,体验到民主的气氛、平等的交往和进步的快乐,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帮助学生更加健康地发展。二、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一)课题研究的内容:1、传统作业批改方式的调查;2、学生喜欢的作业批改方式的调查;3、批改作业人文化的尝试;4、形成一套可推广的作业批改的人文化处理模式。(二)、课题研究的方法:⑴文献研究法:检索和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学习材料,通过学习提升教学理念;⑵调查研究法:包括问卷法、座谈、访谈等形式;⑶行动研究法:作业批改中调查及尝试学生喜欢的方式;⑷案例研究法:根据作业批改实践形成案例,进行思考,探索人文化批改的方式;⑸经验总结法:根据课题研究要求对课题研究进行阶段性小结,课题研究结束时进行全面总结,形成结题报告与论文。三、课题研究过程:(一)准备阶段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数学以及学生对作业的批改方式的情况,找到影响学生数学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制定了学生数学作业批改的人性化调查方案,编写了调查问卷,并从高三年级全体学生中抽取100名学生,发放了100份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根据研究的目标对数学作业进行观察,最后整理分析调查资料,并撰写了《高中数学作业批改的人文化研究作业批改方式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制定了具体的课题研究方案。(二)研究阶段:1、阅读教育教学名著,搜集与整理出适应于自己数学作业批改人文化的方法与手段,并获取指导教学的方法与理论。在研究的过程中我阅读的理论书籍有:《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喻平《走进高中新课改》(数学老师必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数学测量研究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柳夕浪《课堂教学临床指导》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等相关教学专业杂志等。2、搜集与整理了数学作业批改的人文化方式,并在实践中进行探索一些新的方法与形式。在研究的过程中我搜集了作业批改的一些惯用方法――全批全改、精批细改、当面批改、自我批改、分组批改等,在研究的过程中我又分别使用了这些方法进行了尝试与试验,在新课改的今天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这些批改方法都花费老师较多的精力与时间,让老师放在备课上的精力也就随之减少,老师备课不好,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相冲突,而且在实践中效果不太明显,特别是分组批改的方法会导致学生对作业的厌倦,因为没有老师的批改,又如全批全改对学生来讲又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天天如此――交作业、改正作业,没有形式上的变化与新鲜感这样对学习也逐渐失去了动力。鉴于此,我在实践中尝试了一些新的方法――作业批改的二次记分法、作业的一题多改多评价法、生评师式的批改方式法、评语式批改方式法;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对作业更有信心,明确了作业的目的,而不在是盲目的,而是有方向性的,有的放矢的,特别是作业批改的二次记分法,二次记分这种艺术性策略的实施,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