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小学语文教学预案年级三年级主备人单位、姓名苴镇德耀小学钱艳霞单元第六单元修改人单位、姓名课题名称放飞蜻蜓授课时数2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要保护这类有益的动物。4.通过品读描写陶先生的神情、动作、语言的词句,感受陶先生和蔼可亲、循循善诱以及对孩子们的谆谆教诲。教学重难点1.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要保护这类有益的动物。2.通过品读描写陶先生的神情、动作、语言的词句,感受陶先生和蔼可亲、循循善诱以及对孩子们的谆谆教诲。教学活动教法学法白板使用说明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1.“头上两只大眼睛,身体细长轻又轻。张着翅膀空中飞,专捉害虫有本领。”请同学们猜一种昆虫。(板书:蜻蜓)2.同学们喜欢蜻蜓吗?有一群小朋友也很喜欢蜻蜓,有一天,他们捉到了一只蜻蜓,可最后,他们却把它给放了。(板书:放飞)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是:放飞蜻蜓。(齐读课题)3.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概括主要问题:(1)是谁捉了蜻蜓?为什么要放飞?(2)怎么放的?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活动一:1.小组自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小组交流理解词义,读懂课文。(3)思考交流刚提出的问题。(4)做好全班交流展示的准备。2.学生根据要求自学。3.检查自学情况(音形义)。(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开火车读。交流资料课前质疑调动孩子的阅读期待。谜底:蜻蜓采用了淡入功能。读音注意的一点就变红陶行知慈爱孑孓苍蝇蚊子抢着据说入神抚摸七嘴八舌成千上万异口同声把握平衡结构复杂翠贞田埂师提醒读音注意:抢、构、埂;字形区分:抢-枪蝇-绳纹-蚊构-钩复-夏(2)理解词义:慈爱:慈祥。孑孓:蚊子的幼虫口吻:口气。田埂:田间的埂子,用以分界并蓄水。七嘴八舌和异口同声可结合课文内容理解。(3)小组合作朗读课文,师相机指导读易错、难读的句子。4.学生回答以上问题。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活动二:1.出示提示,合作学习。(1)小组内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蜻蜓先写什么内容,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2)我们能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课文分成对应的哪三大部分呢?(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3)做好全班交流展示的准备。2.全班交流。第一部分(1-6)捉蜻蜓。第二部分(7-10)谈蜻蜓。第三部分(11)放蜻蜓。你瞧,为了把一件事情表达更有条理,我们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以后在习作中可以运用这样的写作方法。3.你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文章讲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看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利导孩子们(谈蜻蜓),使他们懂得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放蜻蜓)的故事。4.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决。四、学习一、十一小节。1.出示蜻蜓图,蜻蜓这么漂亮,孩子们捉的时候会是怎样的心情呢?(读第一小节,体会捉蜻蜓的快乐)。2.蜻蜓是美丽的,捉蜻蜓又是这么……可是,这群孩子最后又把蜻蜓放了,他们是心甘情愿的吗?让我们去读一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3.捉蜻蜓时孩子们是快乐的,那么放飞蜻蜓时的心情又是怎样呢?(体会急切)从孩子们的话语中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急切,让我们也带着急切的心情齐读这一自然段。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拆字,换部首)点击孑孓、田埂,链接了词意和图片孑孓图下方淡入放大的图片,点击左下角返回淡入功能点击蜻蜓前面,现出相应的字。小标题后淡入了小节的序号。所填的内容采用淡入功能,点击显示。出示课文。(三个一,注意观察范字的框架结构)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陶行知慈爱把握据说结构复杂七嘴八舌抢着2.同桌互批,订正错字。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孩子们捉到了蜻蜓,最后又把它放了,孩子们为什么舍得放飞这些精灵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放飞蜻蜓。二、学习课文2—6自然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