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鄞州区高桥镇望江小学杨艳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并且理解在同一圆内,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2、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形体特征的兴趣及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抽象,分析,概括等能力。3、渗透研究性学习方式,使学生养成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新知的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圆的特征和画圆的方法。教学难点:概括圆的特征、正确画圆。教学过程:1、课前谈话:我是数学老师,我常常看到体育老师在上体育课时,让大家围成一个圆,这是为什么呢?你觉得老师站在哪里比较好呢?你真棒。你叫什么?现在老师让你跳到圆内,你该怎么跳?让你跳到圆外呢?其他小朋友的位置在哪里?(圆上)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2、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圆,提问:看到这些物体你想到了什么?生:圆师:对了,这些物体的表面都是圆。板书(圆)3、你们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圆形呢?生(反馈)4、师:今天,我们就要来进一步认识圆。板书(的认识)二、小组合作,主动探究1.探究圆心A.师:请大家拿出小圆片,如果要找到这个圆的中心,该怎么找?(大小不一样半径5厘米半径6厘米半径7厘米)B.学生主动探究:四人小组讨论、研究。教师在黑板上画圆。C.师:派出一个代表汇报你们组是怎样找到中心的?小组反馈:(可能出现:对折再对折或者有学生会说任意的点一点。)出现第二种情况让其他学生来评价D.师:我们一般是这么找的,把圆片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反复折几次,这些折痕相交的一点就是圆的中心。圆的中心就是圆心,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屏幕显示O)。E.师:请大家在自己的圆片上点上圆心写上字母O,补充板书。F.学生操作2.认识直径、半径A.师:刚才我们通过折一折,在圆上留下了几条折痕,请大家用尺子沿着任意一条折痕画一条线段。B.学生操作C.是:你们知道这条线段叫做什么吗?(直径)在数学上直径用字母d表示(板书)。怎样的线段叫做直径呢?D.学生反馈: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就做直径。(课件显示:圆心闪一闪,圆上闪一闪,接着画,出现直径D).123...1234...2厘米.E.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什么叫直径。(屏幕显示)F.学生朗读G.师:我们已经知道了,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那么这一条叫什么呢?(半径,屏幕显示)H.学生反馈I.师:对,这些线段都是半径,半径用字母r来表示,(出现一条半径,出现字母)。请你在自己的圆片上画出一条半径,标上字母r。(板书)你能说一说什么叫做半径吗?J.须生反馈后(PPT显示半径的概念)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圆,知道了圆的各部分名称,请你指出下图中哪些是直径?哪些是半径?3.探究直径、半径的特征K.师:刚才我们认识了直径、半径,请大家四人小组合作,继续在圆片上任意的画几条直径和半径。然后仔细观察研究,你们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发现的?L.小组合作主动探究M.反馈:学生可能会说直径(半径)都相等,有无数条。教师板书:直径(半径)都相等无数条提问:是不是直径(半径)都相等呢?我们一起来量一量圆中直径(半径)的长度是多少?学生汇报。出现有些相等有些不相等应该怎么说呢?学生如果只回答同圆都相等,那么就问我刚才听到有些不是同一圆,直径(半径)也相等啊。(等圆)板书:同圆等圆4.探究直径和半径的关系A.师:刚才我们认识了直径和半径,请你仔细观察,半径、直径你们能发现什么?或者问: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同圆、等圆)B.主动探究C.学生反馈D.板书D=2RR=D/2三、巩固联系、深化发展1.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判断:(同时出题)i.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ii.所有的圆半径都相等。iii.直径4厘米的圆,半径是8厘米。四、操作实践1.用圆规画圆A.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圆,那么你能画圆吗?你是用什么画圆的呢?B.反馈C.在白纸上画半径为3厘米的圆。提示:1、定圆心(确定所画圆的位置)2、定半径(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3、一只脚旋转一周。D.师: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用圆规来画圆的呢?E.反馈:先确定圆心,然后确定半径,最后转一圈。同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