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一、知识要点:◆自我校对:(1)失水(2)平衡(3)吸水(4)液泡(5)细胞质(6)相对独立(7)选择(8)脂质(9)蛋白质(10)连续(11)流动(12)基本支架(13)流动(14)镶(15)嵌入(16)横跨二、释疑解难Ⅰ、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11.渗透系统模型(1)渗透系统条件:①具有半透膜;②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存在浓度差。(2)渗透模型:◆试分析不同状况下各系统的水分流动方向①②③④⑤(3)相关概念辨析①半透膜和选择透过性膜半透膜:是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往往只能让小分子物质透过,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透过,不具有主动的选择性,不是生物膜。选择透过性膜:是指水分子能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的生物膜。例如细胞膜、液泡膜都属于选择透过性膜。这些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膜上具有运载不同物质的载体。不同的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量不同,同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量不同,都证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当细胞死亡后,膜的选择透过性消失,从而说明了选择透过性膜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可以说,选择透过性膜是功能完善的一类半透膜。相同点:都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都不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不同点:只要分子比半透膜的孔径小,就能通过半透膜;而对选择透过性膜来说,即便是小分子,只要不是细胞所要选择吸收的,就不能通过。②渗透和扩散1)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同扩散:凡物质从相对含量高的部位向相对含量低的部位的自由运动都可称为扩散(或物质从密2度大的空间自然向密度小的空间运动的现象),一般指自由扩散。如水、氧气、二氧化碳、甘油、胆固醇及溶质分子在溶剂中的运动等。渗透: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向溶质浓度大的一方做分子运动,使膜两边溶质浓度达到均衡的现象。例如,具有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就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就通过渗透作用失水。▲特别注意:渗透是指溶剂分子的扩散,因而H20的扩散过程可称为渗透,而CO2、O2等物质的扩散则不能称为渗透。故扩散包含渗透。渗透与扩散的不同还在于渗透必须有半透膜。2)渗透现象的判断分析某一现象是否发生渗透现象,主要分析其是否满足构成渗透装置的条件:①有一个起分隔作用的半透膜或选择透过性膜结构,②被膜分开的两侧均为溶液且存在浓度差。◆实例:将鲜白菜放在盐水中,白菜将失水变软,这一过程发生了渗透现象;而将鲜白菜放在空气中或将煮熟的白菜放在盐水中,白菜均将变软,但不属于渗透现象。3)图示辨析右图中甲、乙两个容器内都盛有清水,若把蔗糖(溶质分子)从甲图的A侧放入,过一段时间后,整个溶液成为一定浓度的蔗糖水溶液,这就是蔗糖在水中的。乙装置中,在C处加一半透膜,再从A处放入蔗糖,因半透膜不容许蔗糖分子通过,使AC侧溶液的浓度高,CB侧溶液的浓度低,产生渗透压。由于水是溶剂分子,可自由通过半透膜,这样水分子从CB侧向AC侧扩散得多,故一段时间后,AC侧的液面上升(丙图),CB侧液面下降。③原生质、原生质层、原生质体原生质:是细胞内生命物质的总称,原生质分化产生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一个动物细胞就是一团原生质。植物细胞由原生质和细胞壁组成。原生质层:在成熟的植物细胞内相当于半透膜。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二膜之间的细胞质,不包括细胞核和液泡内的细胞液两部分,且仅存在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原生质体:是去除了植物细胞壁后剩下的植物细胞结构。可以认为原生质体包括原生质层、细胞液和细胞核三部分。2.原生质层性质的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1)探究问题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设计实验。(2)原理①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壁和原生质层具有一定的伸缩性,但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②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中水分经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质壁分离。③质壁分离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外溶液浓度:外界溶液中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