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纲研读备考定位考纲要求核心素养稳态的生理意义1.生命观念——通过掌握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稳态,形成稳态与平衡的生命观。2.理性思维——通过分析体液各成分间相互转化的模型图,培养科学思维能力。3.科学探究——通过“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提高实验设计及对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的能力。4.社会责任——通过总结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形成关注人类健康的态度。考点一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ZIZHUXUEXITANJIUTISHENG自主学习·探究提升基础梳理1.内环境的组成(1)体液与内环境:2.内环境各成分间的关系细胞内液血浆――→毛细淋巴管壁3.内环境细胞名称所生活的内环境血细胞血浆组织细胞组织液淋巴细胞、吞噬细胞血浆、组织液、淋巴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组织液、淋巴口腔上皮细胞组织液4.填写血浆主要成分示意图:5.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二者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思维辨析易错整合,判断正误。(1)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环境(√)(2)人体内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液和淋巴(×)(3)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体液的1/2(×)(4)血细胞和心肌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都是直接来自血浆(×)(5)机体组织水肿时血浆和组织液中的水分仍可相互交换(√)延伸探究下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据图分析:(1)图1中的甲、图2中的A和图3中的a分别代表什么?(2)说出根据单双箭头判断内环境成分的技巧。[提示](1)组织液、血浆、淋巴。(2)单方向(箭头)双方向(箭头)KAODIANTUPOPOUXINANDIAN考点突破·剖析难点重难精讲血浆、组织液、淋巴的异同点成分项目血浆组织液淋巴存在部位血管组织细胞间隙淋巴管成分来源①从消化道吸收而来②从组织液中回渗而来③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①血浆透出毛细血管壁②组织细胞代谢产生①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②由消化道吸收而来化学成分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等,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1)细胞内的成分≠内环境的成分一切只能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如血红蛋白、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胞内酶(如呼吸氧化酶)等,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血液各成分关系可表示为:(2)体内液体≠内环境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3)细胞外液并不适用于所有动物:多细胞动物有细胞外液,单细胞生物无所谓“细胞外液”。精准命题例1(2019·山东省烟台市高三期末)根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模型来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A.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向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B.乙酰胆碱酯酶、溶菌酶和消化酶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D.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不完全相同[解析]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组织液和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间可相互渗透,因此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向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A正确;乙酰胆碱酯酶、溶菌酶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但存在于消化道中的消化酶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起调节作用,间接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C正确;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正确。归纳总结“四看法”排除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一看—↓二看—是否是细胞膜上的成分,如载体、受体等↓三看—↓四看—是否是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如纤维素、麦芽糖等〔对应训练〕1.(不定项选择题)(2019·山东省济南市高三期末)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CD)A.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B.溶解在血浆和组织液中的氧气的浓度是相同的C.组织液中的代谢废物可以经毛细血管进入血液D.内环境的稳态有利于细胞内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解析]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A正确;由于组织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不断消耗氧气,导致溶解在组织液中的氧气浓度低于血浆,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