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时光的折射透镜成像及其应用光的色散【考纲要求】考纲要求1.光的折射现象;2.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3.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4.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5.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原理;6.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7.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考点聚焦】考点1光的折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作光的折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介质中时:①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______内;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____________;③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④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________;⑤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________;⑥发生光的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折射现象折射使池水“变浅”、看到的水中鱼儿位置比实际位置高、玻璃砖使钢笔“错位”、海市蜃楼等考点2透镜、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1.透镜类型凸透镜凹透镜形状中间厚、边缘薄中间薄、边缘厚对光线的作用________作用_______作用三条特殊光线(完成光路图)2.凸透镜成像规律(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安装调节如图所示,凸透镜居中,蜡烛和光屏在凸透镜两侧;点燃蜡烛,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三者中心大致在_________,从而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实验过程①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改变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分别记下不同情况下的物距、像距和成像情况;②把蜡烛放在凸透镜焦点以内,透过透镜观察所成的像评估交流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均得不到像的原因:一是凸透镜、光屏、烛焰三者的中心______________;二是物体在__________内或在________上深入探究①遮住凸透镜一部分,成像性质不变,像变暗;②将蜡烛由五倍焦距外逐渐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观察像和像距的变化,由此知,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2)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像距v像的特点应用u>2f________(v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u=f不成像平行光测焦距uu)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像图巧记规律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用于成实像时)考点3光的色散一束太阳光射到三棱镜上,形成一条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色光组成的光带,这种现象叫作光的色散。【经典例题】()例题1: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例题2: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的是()例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一定是缩小的B.漫反射现象中,光的传播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远视眼可以通过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D.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例题4:小张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其中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1)小张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在图(b)所示的凸透镜的应用中,图______(选填“甲”“乙”或“丙”)也应用这一成像原理。(2)小张再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处,他从凸透镜的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3)小张将蜡烛从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向30cm刻度线处移动时,若要让烛焰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例题5: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在图14-4所示的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由图可知,凸透镜焦距范围是____。A.6.5cm<f<13cmB.13cm<f<20cmC.20cm<f<40cmD.f>40cm(2)图示位置的成像原理与__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的原理相同。(3)若将蜡烛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则应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可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____些。(4)若将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此时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合适的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