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的起步复习目标1、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2、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3、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4、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5、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一、题组训练一(问题习题化)1.以下是王丽同学学习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内容后设计的一道题。其中搭配错误的是()A.李鸿章—洋务运动B.康有为—戊戌变法C.曾国藩—辛亥革命D.陈独秀—新文化运动2.“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是近代化的主要标志,在近代化的探索中,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点是()A.都受到清政府重用B.都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C.都为中国近代化做出了贡献D.都重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3.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B.“师夷长技以自强”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D.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4.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的历史事件是()A.公车上书B.创建强学会C.创办《中外纪闻》D.武昌起义5.孙中山年轻时曾去拜见湖广总督张之洞,张之洞见其名片上写着“学者求见之洞兄”,便出联相试:“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孺子妄敢称兄弟。”孙中山不卑才;亢地回答:“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笑王侯:”张之洞大惊之下开中门迎接。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哪些史实与孙中山有关()①建立中国同盟会②领导南昌起义③创办黄埔军校④宣告中华民国成立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6.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下列表述与李大钊无关的是()A.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B.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C.五四运动期间在北京领导学生运动D.在中共一大上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二、知识点梳理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2.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3.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重大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完成下列表格: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时间阶级代表人物口号主张性质影响三、题组训练二(知识网络化),、1.有人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洋务运动,这一运动没能挽救腐朽的清王朝,但在客观上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下列选项中最能促成“柳成荫”的是()A.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B.创建了三支近代海军,增强了海防力量C.创办报刊,开放言论D.鼓励兴办工矿企业2.近代以来,中国各阶级为追寻独立、民主、自由和富强之路,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资产阶级这种探索的有()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3.图片中的历史(认真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1)四幅图片各反映了哪些历史事件?(2)分别说出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各是什么?(3)从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分析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4)概括这四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共同影响。四、题组训练三(中考链接)1.(2015·随州)《同治要务》中写道:“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认识并付诸实现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2.(2015·农大附中)“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一千三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这段材料最能说明的是洋务运动的兴办A、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C、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3.(2015·孝感)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转向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这里的“政治制度”应理解为()A.宣传马克思主义B.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C.思想领域里开展新文化运动D.建立无产阶级政权4、(2014·江苏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