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精要综述地主阶级19世纪40~90年代资产阶级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无产阶级20世纪初至今内容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提出“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迈出近代化第一步维新派:在民族危机面前,提出变法图强、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主张,并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革命派: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创立了三民主义,主张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新文化运动:北洋军阀统治期间,资产阶级民主人士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毛泽东思想: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之逐渐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0年,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旨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本质上是吸收、融合工业文明的发展史,体现出由浅入深,逐渐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特点考情分析最新考纲课标试题考点呈现规律总结维新思想2018全国Ⅲ卷·28维新派的主张(1)考查内容:维新思想、三民主义考查较多,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近几年全国卷未考查2017全国Ⅰ卷·29清末留学潮的地域差异2017全国Ⅱ卷·29维新思想与社会习俗2016全国Ⅰ卷·40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主张2016全国Ⅲ卷·28梁启超的“诗界革命”2016全国Ⅲ卷·29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2015全国Ⅰ卷·29维新变法2015全国Ⅱ卷·28维新思想与服饰变化新文化运动近五年全国卷未考查——(2)命题特点:引用原始史料创设新情境,古今对比、不同时期人物思想的对比,将思想与社会经济、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018全国Ⅲ卷·29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情况三民主义2018全国Ⅱ卷·29孙中山的革命主张2017全国Ⅰ卷·41中法民族主义的比较2014全国Ⅱ卷·29对三民主义的认识毛泽东思想近五年全国卷未考查——邓小平理论近五年全国卷未考查——“三个代表”近五年全国卷未考查——第46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明确考向把握主线课程标准(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3)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本讲主要讲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各种思潮和探索过程。鸦片战争惊醒了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从追求民主共和到提倡民主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从学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近代的爱国志士不断探索救国之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也是中国从传统走向近代的过程考纲要求(1)维新思想。(2)新文化运动。(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s\up7(JICHUPAICHA)理一理一、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1.“师夷长技”内容背景主张活动影响抵抗派清朝君臣闭关自守,愚昧无知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①林则徐编译《四洲志》《各国律例》等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②魏源编撰《海国图志》等要启迪作用,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洋务派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创办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2.维新变法思想(1)早期维新思想①背景:洋务运动的开展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②代表:王韬、郑观应等。③主张: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④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2)康梁维新思想:①思想思想主张作用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有力地抨击了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