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什么生态系统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3、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思考与讨论】1、《问题探讨》图中生物类群有哪些?非生物主要是指什么?2、分析生物与非生物关系,并用关键词、方框、线段和箭头,建构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关系模型。一、生态系统的范围1、概念生态系统是由和相互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练习一】1、在一个阴湿山洼的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和木耳的朽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老鼠等动物,这些共同构成一个()A、生态系统B、种群C、群落D、以上均不正确2、范围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思考与讨论】以稻田生态系统生态为例,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小结】生态系统的成分。思考:分析为什么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的基石?【练习二】1、下列各级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是A.水稻、海带B.蘑菇、葫芦藓C.酵母菌、地衣D.仙人掌、大肠杆菌2、在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A.蓝藻B.草履虫C.蘑菇D.蝗虫3、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其原因是活动一:1、农田生态系统中有哪些生物?尽可能多地列出它们的名称。2、分析这些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你能画出多少条食物链?与其他同学画出的食物链比较,分析各自画出的食物链是否需要修改,共同完成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活动二:3、每一个生物体的生存都离不开有机物质和能量。第1问中的不同种类的生物获取有机物质和能量的途径是什么?4、在生物界中能直接利用外界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营养方式称为自养型生物,否则为异养型生物。请对第1问中的生物的营养方式进行判断。活动三:5、阅读教材p90,试分析各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6、在这个生态系统中除了生物外还有的成分是什么?它的作用?A.生产者主要利用光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B.生产者都是绿色开花植物C.生产者总是处于食物链的开端D.生产者消费的能量最少【练习三】下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成分关系图⑴上图中生物成分形成了。⑵图中共有食物链条。乌鱼处的营养级是第营养级。(3)图中缺少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小结】食物链与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结构。【小结】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练习四】要使一个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A.消费者和分解者B.生产者和消费者C.生产者和分解者D.生产者和人【课堂小结】【巩固练习】1、某生态系统地处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群落结构复杂,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能够长期处于稳定状态,这个生态系统是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湖泊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A.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B.生态系统的成分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D.食物链和食物网3、下列表示正确的一条食物链是A.阳光→植物→兔→狼B.草→牛→人→细菌C.植物←昆虫←食虫鸟←鹰D.草→兔→狼4、对分解者的正确理解是①细菌和真菌②营腐生的微生物③异养生物④自养生物⑤是厌氧生物⑥生态系统的必需成分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④⑥D.②③⑥5、食物网具有的特征是:A每一种生物都被多种生物捕食B有很多互有联系的食物链C每一种动物都可以吃多种植物D每一种生物都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6、分析并简要回答:(1)图中的成分构成了一个,共条食物链。水蚤鳑鮍鱼乌鱼草鱼阳光绿色植物蝉细菌螳螂蛇黄雀C、H、O、N等活动三:7、从物质和能量角度分析各成分关系,绘制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活动四:生态系统的之间联系的纽带是什么?各成分可以缺少吗?浮游植物水稻(2)图中细菌属于成分,次级消费者是。(3)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是。(4)图中的螳螂和黄雀两者关系是。⑸如果螳螂突然减少,绿色植物数量在较短的时间内将。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