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都受到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2、会用称重法测浮力。3、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4、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一、故事导入。脚为什么疼?在美丽的沙滩上,小伟和小泽在快乐的玩耍,看着碧蓝的大海,于是哥俩决定下海畅游。小伟跑的快些,已经进入水中。小泽还在岸边。小泽:石子硌的我脚真疼呀!小伟:我的脚真舒服。小泽:下面都是石子,为什么我俩的感觉不一样呢?小伟:因为你在岸上,我已进入水中。如果在往深水处走走,我的脚会更舒服。同学们,你们知道其中的道理吗?二、探究新知。(1)浮力1、演示实验:将乒乓球投入水中,用手将它按入水中,手有何感觉?这说明了什么问题?2、浮力:浸入液体(或)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对它的托力叫浮力。3、对“浸入”的理解:浸入应包含两种情况:①部分浸入②。(2)浮力产生的原因:1、观看浮力产生原因的视频。2、浮力产生原因:3、由浮力产生原因可得,求浮力大小的方法:压力差法:F浮=F下—F上。练习:1、把一块石蜡的底部磨平后置于烧杯底部,使它们之间密合(如图8-2所示),用手按住石蜡将水缓缓倒入烧杯中,直到水面淹没石蜡块后放手,则()。图8-2A、由于石蜡块的密度比水小,所以石蜡块会上浮B、由于石蜡块受到水的压力是向下的,所以石蜡块不会上浮C、由于石蜡块受到的摩擦力大于浮力,所以石蜡块不会上浮D、由于水对石蜡块没有压力,所以石蜡块不上浮2、武汉长江大桥的桥墩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为什么?3、如图所示,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挂在弹簧称上,并浸没在水中,物体上表面距水面2cm,则物体的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Pa,上表面所受压力为N,物体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Pa,下表面所受压力为N,物体所受浮力为N。若现在弹簧称的示数为10N,则物体的重力为N(g=10N/kg)(3)浮力的大小1、讨论:结合上面第三题的最后一问,给你弹簧测力计、水、烧杯、钩码,如何测出钩码浸入水中时的浮力?(说出你的测量步骤)2、由实验可得到求浮力大小方法有:称重法:F浮=。3、当浸入液体的物体(未沉底)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受到个力的作用,分别是力、力。此时力的大小关系如何?4、由3可得到求浮力大小的方法:平衡法:F浮=。三、盘点收获,拓展提升1、浮力的定义、方向及产生原因。2、计算浮力大小的方法:(1)压力差法:F浮=(2)称重法:F浮=(3)平衡法:F浮=四、当堂训练,巩固提高1.轮船、鸭子能浮在水面上,是由于受到水竖直向的力。在水中搬石头比在空气中搬石头,也是由于石头受到了的作用。2.一个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示数为30牛,浸没在水中时,示数为20牛,则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方向是。此时物体受力、力和力的作用,物体所受力的施力物体分别为、和。3.一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由于液体有压强,因而物体的各个表面都会受到液体的压力。物体的前后表面所受的压力差(合力)为;物体的左右表面所受的压力差(合力)为;物体的上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不同,液体的压强不同,因而物体上表面所受液体的压力下表面所受液体的压力,其压力差(合力)的方向是的,大小就等于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4.把一个物体用线系住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将物体浸没到某种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5N。若已知物体受的浮力是0.8N,则该物体重力为N。5.将一个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N,将物体浸没到某种液体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回到了零刻线,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N。6.如图8-7所示,有一个长方体的木块,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浮在水面上,两种情况下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F甲和F乙的关系是()。A.F甲>F乙B.F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