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起源复习目标1、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征据。2、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理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3、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一、题组训练一(问题习题化)1.某学习小组准备暑假实地参观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A.陕西蓝田B.北京周口店C.云南元谋D.浙江河姆渡2.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最能体现该地区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应该是()A.种植粟B.种植水稻C.人工取火D.住干栏式房子4.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孙中山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的诗句。毛泽东也写了“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以纪念此人,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人物是()A.黄帝B.炎帝C.秦始皇D.大禹5.“通大川,决壅(yōng)塞,……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的历史人物是()A.黄帝B.尧C舜D.禹二、知识点梳理1、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时间地点生产、生活状况体特征貌2、原始农耕生活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时间地点大河流域工具农作物房屋手工业畜牧业3、炎帝与黄帝是流域杰出的部落首领。在一战中,炎帝与黄帝联合大败蚩尤4、黄帝在历史上有哪些贡献?5、黄帝、炎帝之后,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首领有,这时部落联盟首领的更替的办法叫?三、题组训练二(知识网络化)1.寒假期间,王军参观了一处原始人类遗址,下图是他拍下的照片,据此推断这个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2.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2007年的清明节,为了纪念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数万华夏子孙会聚在他的陵前,以“九鼎八簋”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举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公祭典礼。这位“人文初祖”是()A.禹B.尧C.黄帝D.舜3.中华文明以农耕文明为基础,最能体现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A.种植粟B.种植水稻C.加工玉器D.烧制陶器4.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D.考古发掘5.(2015·安徽)“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世界文明,唯有我先。”文中的“轩辕“指的是()A、黄帝B、禹C、启D、汤6.材料分析题。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一一《韩非子》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等。—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1)从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来看,分析北京人应该过着怎样的生活?(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史实有什么意义?(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开始于什么人生活的时代?教师点拨:此题考察了原始人对火的认识和使用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感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之间相辅相承的关系。四、题组训练三(中考链接)1.(2015·内江)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是远古众多部落崇拜的综合体。与龙形象形成密切相关的传说是()A.盘古开天B.炎黄传说C.禅让传说D.大禹治水2.(2015·聊城)下列考古成果反映了哪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形()鱼纹彩陶盆钻孔石斧半地穴式房屋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3.(2013·衡阳)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河姆渡聚落④半坡聚落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2013·临沂)“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这里的“始祖”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一位著名的部落首领。下列有关该部落首领的传说,正确的是()①他联合炎帝,打败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