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第1课朝鲜战争★课程标准:了解朝鲜战争的进程和影响。★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1、识记: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战争的主要经过和结果;朝鲜战争主要对中国的影响。2、理解:了解朝鲜战争原因及影响,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以及朝鲜战争对中美关系和世界局势的影响。3、运用:通过学习朝鲜战争背景、经过、影响等基本史实,学习如何思考“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问题探究:通过朝鲜战争的学习,探究朝鲜战争与美苏冷战的国际背景之间的关系。2、综合分析:从两极格局形成的大背景下综合分析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对中美关系和世界格局的影响。3、情景再现:关于朝鲜战争中国的出兵,可组织学生分两组进行正(同意出兵)、反(反对出兵)辩论,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确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借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应以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为前提。正确的外交策略对于国家发展、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3、了解朝鲜战争,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朝鲜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军队进入朝鲜,双方以北纬38度线作为受降分界线,形成了南北两个占领区。在美国、苏联的分别支持下,朝鲜半岛南、北部形成了两个对立的政权。美国为了巩固和扩大在东亚的利益,进一步推行霸权政策,加紧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包围和封锁,对朝鲜进行武装干涉,使朝鲜内战扩大为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战争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同朝鲜人民军一起抵抗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侵略,取得了一定战果。在苏联建议下,交战各方开始进行停战谈判。经过战场上和谈判桌上的反复较量,1953年7月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由于朝鲜战争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的复杂背景下爆发的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它对主要参战国及东亚地区的国际局势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使中美两国之间的矛盾加剧。中国通过抗美援朝战争捍卫了国家安全,支援了朝鲜人民的正义事业,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了深刻认识此次战争的性质,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补充相应的背景资料,增强学生对这一时期世界局势的理性认识。★教学过程及要点:〔新课导入〕利用多媒体导入:在多媒体上展示“朝核问题北京六方会谈”图片资料(如下图)教师说明:2007年2月13日,朝核问题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三阶段会议在1北京举行,并通过《落实共同声明起步行动》共同文件。根据文件,朝方同意关闭封存宁边核设施,并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人员重返朝鲜进行监督和验证。7月14日,朝鲜宣布正式关闭宁边核设施,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出现重大进展。10月3日,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达成了《落实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共同文件,朝鲜同意在2007年底以前完成对宁边核设施的去功能化,并对其全部核计划进行完整、准确的申报。然而,截至2007年底,朝鲜方面并未如期提交有关核计划、核设施和核材料的申报文件。2008年8月26日,朝鲜宣布,由于美国拒绝将朝鲜从所谓“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除名,朝方已停止宁边地区核设施的去功能化作业,并“考虑采取按原状重新恢复宁边核设施的措施”。2009年4月5日,朝鲜中央通讯社发表新闻公报,宣布朝鲜于当地时间4月5日11时20分(北京时间10时20分)成功发射“光明星2号”试验通信卫星。4月13日,联合国安理会就朝鲜发射问题一致通过一份主席声明。声明说,发射活动违背安理会2006年通过的第1718号决议,安理会对此表示“谴责”,要求朝鲜不再进行进一步的发射活动。2009年5月25日,朝鲜宣布成功实施核试验,称这次核试验在爆炸当量和控制技术方面取得进展,进一步提高了核威慑能力。关注“近来朝鲜半岛局势再现冲突边缘”的时事新闻报道:2009年1月30日,朝鲜和平统一委员会发表声明,宣布废除朝韩间停止政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