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提纲:第三课新民主主义革命(1)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线)(2)过程:第一阶段:5月4日—6月初中心:北京主力:学生。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具有反帝反封性质)、“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第二阶段:6月5日以后中心:上海主力:工人(工人阶级由此登上政治舞台)(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放学生、罢免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7、五四运动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①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②各阶层的作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的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③显示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中国共产党成立(1)条件:经济: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迅速发展。政治: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组织:各地共产党组织的建立。(2)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共的诞生):1921年7月23日、上海、嘉兴主要内容:①党的名称②党的奋斗目标③中心任务④领导机构(大会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会议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3)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中共二大1922年、上海)条件:对中国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性质(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分析。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意义:制定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4)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①性质:新型工人阶级政党;②特点:不仅代表工人阶级利益,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③影响: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3、国民革命(1)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1924年初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2)北伐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过程:歼灭孙、吴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迁都武汉1工农运动发展:农民建立农民政权;工人组织武装举行罢工;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3)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1927年):失败标志: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局部失败)。汪精卫发动的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彻底失败)。失败原因:国民革命的失败是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客观)和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主观)。国民革命运动的意义: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4、土地革命(1)南昌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第一次工作重心转移)A、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南昌起义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今年80周年纪念。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27年10月毛泽东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2)红军长征主要史实(1934—1936)长征原因:博古、李德等人执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致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过程: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同在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长征意义:①红军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②红军长征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③红军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播下了革命的火种。④长征中红军将士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所向无敌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乐于吃苦的奉献精神,为后人流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3)遵义会议:(1935年1月)内容:①纠正博古等人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②肯定毛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