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抽样的必要性一、内容与解析(一)内容:抽样的必要性(二)解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抽样的必要性)指的是(为什么要抽取样本),其核心(或关键)是(抽样的原因),理解它关键就是要(从抽样的好处方面理解).学生已经(学习过统计初步),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它还与(抽样方法及用样本的特征估计总体的特征)有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基础的地位,并有基础作用,是本学科的一般内容.教学的重点是(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解决重点的关键是(从抽样的优势方面理解)二、教学目标及解析(一)教学目标:1.由开篇给出的各案例,引导学生逐步养成用数学的方法分析、思考现实生活中问题的习惯,并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数学的能力。2.通过实例分析,启发学生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数学统计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3.使学生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能够理解样本的代表性与统计推断结论可靠性之间的关系。(二)解析:(1)就是指三、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要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其中关键是().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准备使用(),因为使用(),有利于().五、教学过程问题1.我国是世界上的第13个贫水国,人均淡水占有量排列世界第109位。如何才能解决我国城市缺水问题呢?设计意图:师生活动(小问题):1.解决缺水问题有很多,其中节约用水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如何通过调整水价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同时又不会对大多数公民的日常用水需要造成太大影响。必须要调查目前公民的用水状况,才能定出合理的水价2.如何调查目前公民的用水状况呢?3.阅读章引言,了解本章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问题2.如何刻画一批袋装牛奶的质量是否合格?师生活动:1.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2.告诉学生,下面的变量都可以作为衡量产品质量是否合格的指标:袋装牛奶的细菌含量;袋装牛奶的质量;袋装牛奶的蛋白质含量;袋装牛奶的脂肪含量;袋装牛奶的钙含量;……用心爱心专心1问题3.在”一批袋装牛奶的细菌含量是否超标?”这一问题中,个体是什么?总体又是什么?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统计问题的特点之一-------明确问题中的总体.问题4.要了解”一批袋装牛奶的细菌含量”,可以对牛奶进行了普查或抽样调查,采用哪种方式更合理呢?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比较普查和抽样调查,切实体会到样本估计总体的必要性.师生活动:1.学生思考讨论2.老师总结:普查方法的优点:在普查过程中不出错的情况下,可以得到这批牛奶的真实细菌含量缺点:(1)我们查细菌含量的目的就是想要判断这批牛奶是否可以出售,而普查使得这批袋装牛奶都补开封,不能再出售了,失去了调查这批袋装牛奶质量的意义.(2)费时费力,劳民伤财(3)由于普查的工作量大,操作过程中发生失误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因此也不一定能保证结论的准确性.如果能够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来判断整批牛奶的质量,就能省时省力,且容易操作;缺点是估计结果存在误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使得误差尽可能小.问题5.如何正确判断一锅汤的味道呢?用心爱心专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