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目标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了解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一、题组训练一(问题习题化)1.“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这项基本政治制度是A.册封达赖、班禅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一国两制”2.2010年4月,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地震。同胞有难,全国人民感同身受,倾力相助。我国在藏族聚居地设立的省级行政区域是()A.西藏自治区B.内蒙古自治区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广西壮族自治区3.在海峡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今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仍然是()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海峡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C.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D.海协会和海基会领导人进行互访4、“紫荆怒放,莲花添彩,港澳回来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分别是()A.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B.1997年12月20日1999年7月1日C.1997年12月1日1999年7月20日D.1997年7月1日1997年7月20日5.“一国两制”构想不适用于下列哪一地区()A.深圳B.香港C.台湾D.澳门6.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正确道路的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二、知识点梳理1.2.民族区域自治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省级自治区:______________香港、澳门回归一国两制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香港回归:(史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澳门回归:(史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历史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峡两岸的交往对台方针新中国成立后:________________改革开放以后:________________新时期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两岸交往隔绝状态的打破:______________汪辜会谈:____________________两岸交往前景:________________3.三、题组训练二(知识网络化)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B.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C.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D.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2.下面关于“一国两制”的说法,正确的—项是()A.是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提出的B.最初是为解决香港问题而提出的C.首先在澳门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D.是新时期(改革开放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3、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得以实现的原因有()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②“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③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④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4.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我国政府的积极努力,香港、澳门成功回归祖国,有力地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主权问题是不可以讨论的问题,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过香港岛和九龙。——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材料二: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于右任《国殇》(1)材料一中提到的香港是被哪个国家侵占的?我国澳门又是被哪个国家侵占的?(2)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依据是什么?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目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有哪些?四、题组训练三(中考链接)1.(2015云南卷)相对于我国大陆地区来讲,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特别”是指()A.政治上不受中央政府管辖B.与葡萄牙仍有紧密的政治联系C.澳门成为经济特区,原经济地位不变D.澳门享有高度自治权,原有社会制度不变2.(2015湖北十堰卷)下图分别是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下列关于两个区徽所包含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A.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