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2课【中考考点】课题知识点基本要求识记理解应用三国鼎立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江南地区的开发两晋南北朝的更替√江南的开发√√北方民族大融合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书法艺术√【知识网络填空】【课堂探究】1.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有哪些?有何影响?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这一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发展趋势怎样?从中获得哪些启示?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原因:江南优越的地理环境;社会秩序稳定;北方人民的南迁等。表现:修建许多水利工程,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小麦种植到江南;福建、广东等地得到开发。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为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江南地区的开发北方民族大融合北魏的建立与统一建立:4世纪,东北地区的族建立了北魏。统一:439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北魏改革目的: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内容:迁都;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联姻;采用汉制;学汉礼。作用:巩固了统治,促进了民族。魏晋南北朝文化科学技术祖冲之:计算圆周率到小数点以后第位数字。贾思勰:写有《》一书。郦道元:著有《水经注》一书。艺术书法艺术:东晋著名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作品《兰亭序》。绘画艺术:东晋画家顾恺之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石窟艺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魏国:220年,建魏,定都洛阳。蜀国:221年,刘备建蜀汉,都城成都。吴国:年,孙权称王,都城建业。。江南地区的开发西晋的兴亡:建立:266年,建立晋朝,定都洛阳。灭亡: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灭亡了西晋。东晋建立: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都城在建康。383年,东晋与前秦之间进行了淝水之战。东晋胜利。南朝建立:420年,刘裕建宋,南朝开始。(宋齐梁陈,都城都在建康)朝代的更替【课堂反馈】一、选择题()1.在“三国历史故事会”活动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历史故事。下列哪个故事所反映的史实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A.单刀赴会B.七擒孟获C.赤壁之战D.空城计()2.(2014·山东临沂)“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这次战争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3.对赤壁之战的叙述不确切的一项是A.曹操想消灭刘备、孙权,统一天下B.赤壁之战发生在淝水之战以后C.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D.赤壁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4.2010年1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举办年度考古学论坛,“河南安阳曹操高陵”被列为2009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之一,引起了社会各个层面的普遍关注。下列关于曹操事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B.与刘备、孙权联军在赤壁展开激战C.完成北方的统一D.废掉汉献帝,建立魏国()5.“曹丕废帝篡炎刘,汉王正位续大统”中的汉王正位的时间是在A.208年B.220年C.221年D.222年()6.魏蜀吴三国中最后称帝的人物是A.曹操B.刘备C.曹丕D.孙权()7.图1所示局面中的魏国定都于A.长安B.建业C.成都D.洛阳()8.2008年5月12日,四川地区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强烈的地震灾害。请问,在三国时期这一带地区主要属于下列那一政权管辖A.魏B.蜀C.吴D.西晋()9.小明利用假期去实地考查了三国成立时的都城,他不可能去的地方是A.河南洛阳B.四川成都C.江苏南京D.河南开封()10.下列关于三国鼎立形势示意图中,符合地理方位、正确显示鼎立关系的是()11.东汉末年,割据一方的曹操没能做到A.官渡之战击败袁绍B.基本上统一北方C.指挥赤壁之战D.废汉献帝建立魏国()12.历史上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开始于A.三国时期B.西晋末年C.东晋南朝D.南北朝()13.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的激动人心的场景,某网站在进行新闻报导时用了《六朝古都迎来奥运圣火》这一标题,由此你可以判断奥运圣火正在传递的城市是A.河南洛阳B.陕西西安C.江苏南京D.四川成都()14.(2014·福建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