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感受共和国的巨变课题课时本学期第课时本单元第1课时课型审核人感知目标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能力目标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表现。教学难点:通过百姓生活的变迁,让学生增强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热爱。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安排复备标注启动课堂复习旧知预习反馈教师抽查提问上一节课内容:1、怎样承担起自己的责任?2、怎样服务社会、奉献社会?3、怎样让社会投我赞成票?集体复习上节课能容,谁先掌握谁坐下。督学小组课前检查,就检查结果上报。103.1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复备标注课堂导入了解相关时政要闻:课前播放歌曲《红旗飘飘》,由歌词“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我为你欢呼,为你自豪……”导入:第二单元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关于我国国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的内容。导入课题:感受共和国的巨变。学生阅读课本34页前言内容。3学习导航自主学习与讲解一、课件展示学习提纲:1、建国后,百姓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迁?2、和是综合国力中的决定性因素。3、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表现在哪些方面?二、教师结合课件讲解:1、建国后,百姓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迁?我国人民实现了有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上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因上一学期已学过相关内容,学生阅读课本后,教师简单讲解处理。)重点解释“总体上小康”: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有三大区别。(1)、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2)、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单就消费而言,人们可以衣食无忧,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花费到精神消费和享受消费上来。(3)、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2、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表现在哪些方面?(1)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提升;(2)我国科学技术突飞猛进,……;(3)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具有较高水平和强大战斗力的军队;(4)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坚定力量。三、教师检查提问学生对知识原理的识记情况。学生对照提纲自学课本,并找出问题答案。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回答问题。学生阅读课本34—36页相关内容。讨论交流35页: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讨论交流36页:北京申奥成功(取得抗震救灾胜利和成功举办奥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课堂识记原理,重点是第3题。10755课堂知识巩固课堂提问课堂复习巩固与练习4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内容。1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