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1/10《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长治市黎城县南委泉中学刘志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2/10《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2013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对《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这一区域地理了解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本节教材以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为主题,由“文明的摇篮”、“风吹来的黄土”、“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四个部分组成,教材紧扣“黄土”这一区域中心事物,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黄土文明”、“黄土风情”、“黄土景观”、“黄土成因”、“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等内容,突出具有鲜明“黄土特色”的区域地理特征,强调黄土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对本区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影响。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让学生正确认识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学情分析】我校地处太行山山区农村,生源主要来自周边几个村庄,多数学生认为地理是非中考科目,对地理课的学习重视度不高。虽然经过了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些有关区域地理方面的知识,但由于部分地理内容很抽象,就需要在教学中充分借助于地图、图片、录像和阅读材料等,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资料了解黄土高原是我国文明的摇篮以及富有特色的高原文化。2.运用地图描述黄土高原的位置、所跨的省级行政区。3.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并了解其成因。4.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5.分析黄土高原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并了解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和经验。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3/10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3.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措施。【教学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水土保持措施。【教学准备】相关资料和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黄土高原的景观图片和信天游——《黄土高坡》作为背景音乐。>教师:同学们,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图片,欣赏一段音乐,看一看这是哪个地区?(引出新课)学生:黄土高原。教师:对,听着信天游那高亢嘹亮的歌曲,仿佛将我们带到了图片上展示的那片神秘而独特的区域──黄土高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设计说明:通过图片、音乐的欣赏,学生能直观的了解黄土高原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的黄土风情,从开始就把枯燥的知识生动的展示给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创设了与本节课密切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能快速进入课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4/10二、讲授新课(一)文明的摇篮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多媒体展示:黄土高原的景观图和在全国的位置图。>教师: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哪个区域?学生:北方地区。教师:指图说出黄土高原的范围以及所跨的省区。学生: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所跨主要的省区有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及青、内蒙古、豫的部分)。设计说明:在图中明确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