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城管水平调研报告1、20XX社区基本资料。20XX社区居委会地处招20XX街道东部,占地面积约0.5平方公里,是一个环境优美、绿意盎然、幽雅宁静的社区。社区有专职工作者14人。居委会下辖鼓东、东河两个居民区,共有居民楼104幢,住户3960余户,总人数9700余人,驻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31家,商户210余家。社区共有在册党员162人,党总支下设10个楼群党支部。2、目前社区城市管理的现状:我局城管执法进社区工作开展以来,积极探索、扎实工作,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但也存在着一些难点和需要改进解决的问题。主要是:1、认识不到位,工作开展难度大。首先谈谈我城管中队存在的问题,城管执法进社区,虽然是执法进社区,各中队也已经切实在社区范围内启动了执法工作,并取得一定受益,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执法进社区手段过于单一,原因就在于中队认识不足,认为执法进社区就是将队伍开到社区内开展执法工作,而作为配合街道社区开展社区管理工作的作用并未完全发挥出来,致使城管进社区工作进展缓慢与街道社区的结合度不高,在个别社区由于城管执法进社区工作与社区管理结合度不高导致社区对城管工作的配合力度不足,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直接导致工作开展难度高,甚至停滞不前。2.内容单一,工作被动。目前执法队员进社区工作内容多停留在处理小区乱搭建、擅自饲养家禽、清理楼道堆积物等,内容相对单一。出于对社区工作和执法进社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以及社区工作内容相对琐碎、单一,目前在部分进社区联络员中存在工作被动的倾向。表现在工作上就是被动出击,在社区有要求和投诉的情况下,才被动地去处理一下,不能做到充分发挥工作的主动性,当好执法员、服务员、宣传员、联络员、信息员的“五大员”角色,尽心尽职地服务社区。这其中,是否可以出现一个组织或者团体,在政府职能部门与群众中间充当群众民意的收集站、政府执法的先锋兵、群众工作的“老娘舅”已成城市管理工作发展趋势中的关键。3、提高社区城市管理的现实意义:第1页共5页一是为城管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提供了新思路。从前的以行政执法机关为唯一主体的城管执法模式剥夺了其他主体如非政府组织、市民以及私营企业在城管执法中的参与权,使得执法者和执法对象直接对立,缺乏一定的矛盾缓冲机制。因而,其他主体尤其是以社区为代表的群众组织加入到城管执法中,实现社区的城市管理的“自治”,应是今后城管执法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二是强调自发性,降低了城管执法的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依照多中心的制度安排,在城管执法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社区等群众组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一些较小的城市管理事件中,社区更了解事件的对象和情况,能够更准确、及时地获取有关信息。三是有利于促进政府执法部门和执法对象的相互认同。社区可以作为联系公共权力与社会公众的重要纽带:一方面,通过如实地向城管反映和表达其服务对象的利益诉求,提高执法决策的质量和执法行为的人性化;另一方面,通过其有效渠道,对执法对象进行宣传教育,使之理解并支持城管执法部门的工作。4、正文。在20XX社区的办公楼二楼,有那么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房子,秉承着XX县区城管局服务社区、贴近民生的传统,每天接待着来自不同小区的居民,处理着社区内所有涉及城市管理以及部分民生问题。这就是被居民亲切的成为“小吴工作室”的XX县区首家社区城管工作室。社区城管工作室是一个集城市管理、矛盾调解、信访接待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层办公室,作为城市管理先头兵,旨在进一步推进城市管理亲民化,更快速、更便捷地为社区居民服务。目前看来,居民公共意识正在得到提升,城管形象得到有效转变。成立至今,以小吴为代表的城管工作室共处理居民反映的各类大小问题180余件,其中民生服务类53件,召开大小民生协调会议17起。与此同时,通过网络问效平台,涉及20XX社区的20余件群众反映的城市管理问题得到第一时间妥善解决。通过智慧城管中心平台,日均约16个案件在20XX社区范围内第2页共5页涉及城市管理问题的案件得到解决。这不仅反映出小吴已然成为社区自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更是实现了我区城市管理的“关卡”前移,成为政府群众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