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期1997年6月韩山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ofHanshanTeachersCollegeNO2June1997自由基、超氧化物歧化酶与癌詹嘉红(韩山师范学院)曾逊生(潮州卫生学校)摘要自由基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并参与各种生物氧化反应,在多数情况下,对机体产生损伤作用。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一类抗氧化酶,它能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歧化反应,对机体起保护作用。本文论述了自由基的产生,自由基、超氧化物歧化酶与癌的关系。关键词自由基活性氧超氧化物歧化酶癌自由基是具有不配对价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分子或离子.在正常生理状况下,生物体内不断地产生自由基,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处于平衡状态.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自由基产生过多时,就会对DNA、蛋白质和脂类等生物大分子造成损伤,导致机体疾病的产生.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l-)ismutase简称SoD,EC1.15.1.1)是能消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而起保护细胞作用的重要抗氧化酶.自从1969年美国的McCord和Fridovich发现以来L1],就引起了各国科学工作者的极大重视.迄今为止,已发现的S0D有三种类型,即铜锌S0D(Cu,Zn—SoD)、锰SoD(Mn—SoD)和铁S()D(Fe—SOD).Cu,Zn—SOD通常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Mn—SOD大部分存在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基质中,Fe—SOD大部分存在于原核细胞中.由于SOD能催化生物nn氧化产生的O的歧化反应(oj+Oj+2H一H:O:+O。),故对因O引起的机体损伤有防护作用.目前认为,SOD与机体衰老,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密切有关.1机体内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当生物体处于内外环境的复杂情况下,体内便经常不断地产生自由基].自由基的形成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病理性;二是生理性:当机体在进行细胞呼吸时,呼吸链上的氧化还原酶系,由于电子传递的结果,经常可产生一些().另外,有些氧化酶如黄嘌呤氧化酶、半乳糖氧化酶作用时也会产生O;机体内的吞噬作用、免疫反应等均能产生收搞日期:199701—10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98韩山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o.当某一自由基一旦产生,即可作为引发自由基而引起其他种类的自由基生成.如L3“]:2O+2H+一0+H2()H,0+O一OH一+‘()H+()2RH+‘OH—R+H2O(不饱和脂肪酸)R‘+0一R00ROO‘+RH—RO()H+R‘在各种自由基中,对机体有特殊意义的是活性氧.活性氧是由氧直接或间接转变的氧自由基及其衍生物[s],它们包括氧的单电子反应产物Oj、HO;、HO、·OH及其衍生物()及脂类(RH)过氧化中间产物R‘、ROO‘、ROOH等比氧活泼的物质.在正常生物体内,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可维持低水平的、有利无害的平衡.一方面,自由基在正常细胞新陈代谢中不断地产生,并且参与了正常机体内各种有益的作用,如机体防卫作用、某些生理活性物质的合成等.另一方面,在机体生长发育阶段或正常运转阶段,即使某种自由基的产生多了一些,也会被机体内的各种自由基清除剂所清除,而不至于加害人体.这些自由基清除剂有两大类:一类是酶,例如SOD就是Oi的有效清除剂、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却是HO的清除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转硫酶还是脂类氢过氧化物的清除剂.另一类是一些小分子有机抗氧化剂,如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谷胱甘肽、半胱胺等.当生物体内自由基的生成与清除这一动态平衡被打破,而致自由基浓度超过生理限度时,就会导致机体的各种损伤.2自由基与癌长期以来,人们曾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索癌症发生的原因.在五十年代初,Conger和Fairchil就观察到氧在破坏染色体和致突变方面的作用.七十年代后,大量文献报道:电离辐射所致DNA损伤与活性氧类的产生有关,某些化学物质自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类是其致癌、致突变的主要原因[6.因而提出致癌自由基机制理论:即致癌物在体内经代谢性氧化后形成自由基,同时伴随着分子氧的单电子还原,形成活性氧类,然后发挥致癌作用[7].从癌症的产生来看,一个正常细胞要转变成癌细胞必须经过两个阶段,即诱发与促进,这就是所谓的两步致癌学说[4.在小鼠皮肤癌上首先发现,有些致癌物在剂量很小时不足以产生癌,但在这基础上,多次使用一些非致癌物质,就产生癌.前者为诱发期,后者为促进期.诱发期的特点是:阈下剂量的致癌物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