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发热病人的护理通用课件VIP免费

发热病人的护理通用课件_第1页
1/23
发热病人的护理通用课件_第2页
2/23
发热病人的护理通用课件_第3页
3/23
发热病人的护理通用课件xx年xx月xx日目录•发热概述•发热病人的护理•发热病人的饮食护理•发热病人的心理护理•发热病人的用药护理01发热概述发热的定义01发热是指体温异常升高,超过正常范围,通常以口腔温度为例,正常值为36.3-37.2℃。02发热的原因是由于体内感染、炎症、肿瘤或其他一些疾病引起的。发热的分类010203低热中度发热高热体温在37.3-38℃之间,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可采取贴退热贴、温水擦浴等方法降温。体温在38.1-39℃之间,需要采取药物降温的方法,如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体温在39.1-41℃之间,需要及时就医,采取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的方法。发热的原因感染性发热由于细菌、病毒、支原体等感染引起的发热,如感冒、肺炎、肠道感染等。非感染性发热由于组织损伤、炎症、变态反应等引起的发热,如手术、心肌梗死、风湿热等。02发热病人的护理护理原则观察病情遵医嘱治疗密切观察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以及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如咳嗽、呕吐、腹泻等。遵循医生的诊疗建议,按时给病人服药,并协助病人完成必要的检查和治疗。保持舒适心理护理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给予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适宜慰和支持,帮助病人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的室温和湿度。护理措施01020304降温措施补充水分饮食调理生活护理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如使用冰袋、温水擦浴、调节室温等。鼓励病人多喝水或遵医嘱补液,以补充因发热而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给予病人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协助病人完成日常生活中的需求,如漱口、洗脸、更衣等,保持病人的卫生和舒适。护理注意事项注意安全及时就医对于高热惊厥或意识障碍的病人,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意外发生。如果病人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呼吸困难、严重脱水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过度穿衣避免过度穿衣导致中暑等不良反应,同时也要避免因穿衣过少而受凉。03发热病人的饮食护理饮食原则保持清淡发热时,病人的消化系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因此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油腻和辛辣食物。增加水分摄入发热时,病人容易出汗,导致水分流失,因此应增加饮水量,保持身体水分平衡。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发热时,病人需要更多的能量和营养来对抗疾病,因此应选择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推荐食物水果和蔬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提高米粥、面条免疫力。这些食物易于消化,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蛋白质来源如鱼、肉、蛋等,能够提供必要的蛋白质和能量。饮食禁忌辛辣食物油腻食物高糖食物如辣椒、姜、蒜等,可能刺激胃黏膜,加重病情。如炸鸡、炸薯条等,可能加重消化系统负担。如糖果、蛋糕等,可能引起痰液粘稠,不利于病情恢复。04发热病人的心理护理心理状态评估焦虑、恐惧抑郁、沮丧易怒、暴躁发热可能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特别是对于儿童和老年人。持续的发热可能导致患者情绪低落,产生抑郁、沮丧等情绪。发热可能导致患者感到不适,从而变得易怒、暴躁。心理护理方法安慰、鼓励对患者进行安慰和鼓励,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倾听、理解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理解其感受,给予关心和支持。解释、指导向患者解释发热的原因及治疗方案,让其了解病情,减轻焦虑情绪。心理护理注意事项尊重患者1尊重患者的意愿和人格,避免对其造成伤害。注意沟通方式采用温和、耐心的语气和方式与患者沟通。23及时反馈及时向患者反馈病情变化和治疗进展,让其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专业性。05发热病人的用药护理用药原则安全性原则有效性原则经济性原则个性化原则确保药物来源正规,使用方法正确,避免使用过期或假冒伪劣药品。根据发热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针对性强、疗效显著的药物。在确保药物安全有效的基础上,尽量选择性价比高的药物。根据病人的年龄、病情、体质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常用药物及使用方法解热镇痛药抗生素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适用于轻中度发热,可口服或直肠给药。如头孢菌素、青霉素等,适用于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需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中成药如...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发热病人的护理通用课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