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学习沈浩精神有感VIP免费

学习沈浩精神有感_第1页
1/3
学习沈浩精神有感_第2页
2/3
学习沈浩精神有感_第3页
3/3
学习沈浩精神有感奉献与创新—观电影《第一书记》有感该片以倒叙的形式生动的展现了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催人泪下、发人深省。片头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是2009年11月6日,沈浩同志病重在医院抢救的场面,给观众一个沉重的遐想。随后镜头把我们带回到2004年的凤阳古城,凤阳是朱元璋的出生地,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古城钟楼上,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自提的四个大字“万世根本”格外醒目。片中真实的纪录了2004年2月,沈浩同志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作为全省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XX县区小岗村,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在小岗村广大村干部和村民的再三挽留下,连任6年来,他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干事创业,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了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直到2009年11月6日去世。看到这部影片后,使我不由的想起当年拍摄的电影《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等一系列既感人又教育人的片子,正是这种“革命加拼命大干社会主义”的精神感染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今天看到的《第一书记》又是一部非常好的“红色电影”,尽管它的票房收入可能没有一些大片高,但是它的教育意义、社会影响、特别是对党员干部心灵的呼唤、对年轻人世界观的认识,这些价值是任何大片也无法比拟的。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1978年,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秘密签订契约,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决定将集体耕地承包到户,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即搞大包干。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这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特别是二十多年来小岗村的发展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影片紧紧围绕着大包干纪念馆、红手印这个核心,在沈浩同志的带领下重新打造了小岗村新的品牌。第1页共3页片中有许多台词非常发人深省,例如。“一夜解决了温饱问题,二十年没能跨过致富的门槛”。是啊,决定改革容易,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啊。仅仅是温饱问题吗。为什么二十多年来农民还是背朝黄土脸朝天围绕这块土地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靠天吃饭啊。影片中几次把镜头切换给当年的三个改革带头人在扫马路的情景,特别是沈浩同志去小岗村的路上车就陷在呢里,让人感到心酸啊。小岗村的困境根源在哪里。自从沈浩同志上任后,以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革命大无畏精神,呕心沥血为老百姓办实事、同侵占公物的人做了坚决的斗争。要想富先修路,他亲自到各级部门跑关系、筹集资金为小岗村修路、建房、重建纪念馆、迁坟、招商引资办高科技企业、兴商贸、科学种田,搞农家乐生态游""。乡亲们一次次的大红手印,一次次的挽留。都给观众留下了深1刻的印象。影片中的台词非常简朴而真诚,更多的是用行动来表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例如:爱人看到他在乡村生活艰苦托人买了一只奶羊,他却派人把羊直接送给了五保户老人,几乎没有一句台词和感人的场面。影片最后以沈浩女儿的一段告白为结尾。此刻,许多人都无法抑制激动的心情,我也是泪水夺眶而出,心里在说,太感人了。看完了这部片子,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决心要好好写篇观后感,但又总是不知从何下笔。我反复在想这样几个问题,影片为什么反复给凤阳古城楼上的“万世根本”特写啊,这句话到底有什么深刻含义呢。我觉得有两层含义,一是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为题是首要问题,粮食问题是根本,二是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无论历代王朝大小官吏要想得到老百姓的爱戴和支持,必须廉洁奉公,这才是万世根本。再有就是沈浩媳妇那句句听似可笑、实际寓意很深的经典台词“没坑时萝卜在,有坑时萝卜不在了”。沈浩同志感慨道“当官的不一定做事,做事的不一定当官”。可见他对当官的淡漠,对做事的信心。最后我想说。作为一名老百姓,应该在沈浩身上学些什么第2页共3页呢。,作为那些当官的应该再沈浩身上学些什么呢。,中国农村的改革下一步到底该怎么走。这些话题似乎太沉重了,总之,改革的未来任重道远,需要有千千万万个沈浩这样的共产党员站出来,用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带领百姓走上发家致富的路。胡宝林2010-8-11第3页共3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学习沈浩精神有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