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先天性耳前瘘管VIP免费

先天性耳前瘘管_第1页
1/27
先天性耳前瘘管_第2页
2/27
先天性耳前瘘管_第3页
3/27
先天性耳前瘘管先天性耳前瘘管常见的先天性外耳疾病,为第一、二鳃弓耳常见的先天性外耳疾病,为第一、二鳃弓耳廓原基发育过程中融合不良所致。廓原基发育过程中融合不良所致。病理与临床表现病理与临床表现::11、可为单侧或双侧。、可为单侧或双侧。22、瘘管口多位于耳轮脚前,少数可在耳廓三角、瘘管口多位于耳轮脚前,少数可在耳廓三角窝或耳甲腔处。其深浅长短不一,可呈分窝或耳甲腔处。其深浅长短不一,可呈分枝枝状深入耳廓软骨或外耳道及乳突表面。状深入耳廓软骨或外耳道及乳突表面。33、管腔壁为复层鳞状上皮,腔内存有鳞屑且、管腔壁为复层鳞状上皮,腔内存有鳞屑且有臭味。有臭味。44、感染则红肿、疼痛、化脓。反复感染、感染则红肿、疼痛、化脓。反复感染形成囊肿或脓肿,其内可有肉芽生长,形成囊肿或脓肿,其内可有肉芽生长,破溃则形成脓瘘,感染控制后形成瘢痕。破溃则形成脓瘘,感染控制后形成瘢痕。治疗治疗::11、无感染,不处理。、无感染,不处理。22、急性感染时抗生素控制,如形成脓、急性感染时抗生素控制,如形成脓肿则切开引流。肿则切开引流。33、感染控制后手术切除。、感染控制后手术切除。诊断诊断::根据瘘口位置可与第一鳃裂瘘鉴别。根据瘘口位置可与第一鳃裂瘘鉴别。病因病因::((11)刺伤:挖耳、取耵聍、外耳道异物等。)刺伤:挖耳、取耵聍、外耳道异物等。((22)烧伤:矿渣、火花等。)烧伤:矿渣、火花等。((33)压力伤:掌击、炮震、鞭炮、跳水、潜水等)压力伤:掌击、炮震、鞭炮、跳水、潜水等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症状:症状:突感耳痛,听力立即下降。可伴耳鸣、耳闷,突感耳痛,听力立即下降。可伴耳鸣、耳闷,可有少量出血。压力伤可引起内耳损伤,出现眩可有少量出血。压力伤可引起内耳损伤,出现眩晕、恶心、混合性聋等。晕、恶心、混合性聋等。鼓膜创伤鼓膜创伤检查检查11、、鼓膜穿孔:不规则或裂隙样鼓膜穿孔:不规则或裂隙样22、、出血出血33、颅底或颞骨骨折:可有、颅底或颞骨骨折:可有脑脊液漏脑脊液漏44、听力检查:传导性或混合性聋,如、听力检查:传导性或混合性聋,如明显听力下降,则应考虑听骨链明显听力下降,则应考虑听骨链中断。中断。治疗治疗::((11)清除外耳道血迹、异物、血凝块等。)清除外耳道血迹、异物、血凝块等。((22)避免感冒,切忌擤鼻。)避免感冒,切忌擤鼻。((33)外耳道保持干燥,不进水不滴药。)外耳道保持干燥,不进水不滴药。((44)预防性口服抗生素,呋麻液滴鼻。)预防性口服抗生素,呋麻液滴鼻。如不感染,穿孔可在如不感染,穿孔可在3~43~4周内愈合,过周内愈合,过大大穿孔不能愈合者可行鼓膜修补术。穿孔不能愈合者可行鼓膜修补术。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小儿发病率高于成人。慢性常化脓性炎性疾病,小儿发病率高于成人。慢性常因急性期得不到及时与适当治疗,或急性者反复因急性期得不到及时与适当治疗,或急性者反复发作、迁延转化而来。命名繁多。发作、迁延转化而来。命名繁多。病因病因::不明确,病因复杂,目前认为与不明确,病因复杂,目前认为与咽鼓管功咽鼓管功能障碍能障碍、、感染感染及及免疫反应免疫反应有关。有关。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11、咽鼓管功能障碍、咽鼓管功能障碍((11)咽鼓管阻塞)咽鼓管阻塞机械性阻塞、功能性阻塞机械性阻塞、功能性阻塞((22)咽鼓管清洁及防御功能障碍(纤毛运动))咽鼓管清洁及防御功能障碍(纤毛运动)22、感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低毒性细菌感染及病毒感染(滥用抗生素)。低毒性细菌感染及病毒感染(滥用抗生素)。33、免疫反应、免疫反应积液中查出细菌的特异性抗体、免疫复积液中查出细菌的特异性抗体、免疫复合物等合物等ⅢⅢ型变态反应型变态反应可能是慢性者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慢性者的原因之一。((Ⅳ型变态反应Ⅳ型变态反应--迟发型迟发型))病理病理::黏膜水肿,毛细血管增生,管壁通透黏膜水肿,毛细血管增生,管壁通透性增加,中耳黏膜病理改变。性增加,中耳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先天性耳前瘘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