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四中专业性有效教学设计方案学科语文课题《音乐之声》时间2015年2月5日主讲教师王中丽教学课时1课时课型常态课有有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理解剧本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写法。2、学习用语言、动作、表情描写表现人物。3、感受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课文的画面感。【教学重点】1、理解剧本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写法。2、学习用语言、动作、表情描写表现人物。【教学难点】1、学习用语言、动作、表情描写表现人物。有有效导入导入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初步感知内容导入方式:启发式,提问式。导入内容:一、导入:播放《哆来咪》这首歌,让学生倾听后随意地说说这首歌带给自己怎样的一种情绪或感觉。以“先声夺人”的方式建立学生与影片女主角玛丽亚的初次“链接”,既而引领学生去课本中认识这位快乐活泼的姑娘。有有效精讲精讲目标:研读课文,体会剧本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和表情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精讲方式:研读式,讨论式,提问式,解析式。精讲内容:一、关于《音乐之声》1、音乐故事片有哪些特征?以音乐为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表现形式和剧情发展的重要表现手段,并将音乐与主人公的生活和命运紧紧相连。2、背景概要:《音乐之声》讲的是发生在1938年奥地利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萨尔茨堡地方有个冯·特拉普上校,他和他的七个孩子以及原先是家庭教师的妻子,在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以后,组成了家庭合唱团,到处演唱奥地利的民歌和爱国歌曲。这部影片成为最经典的音乐片之一。广为流传的经典音乐有:《音乐之声》、《孤独的牧羊人》、《雪绒花》、《多来咪》、《晚安,再见》等。3、欣赏《音乐之声》的图片。二、感知课文思考:课文可分为几个场景?每个场景写什么?三、研读课文1、《音乐之声》是一部什么样的影片?《音乐之声》是世界电影史上一部经典音乐故事片。2、思考:课文可分为几个场景?每个场景写什么?明确:全文共有两个场景,分别是:第一场景:(开头至“急速地跑下山来”)在萨尔茨堡的野外,玛丽亚忘情于山上的风光,纵情歌唱。第二场景:(“古老的修道院”至结尾)在修道院内,写众嬷嬷对玛丽亚的议论。阅读第一个场景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视频欣赏)1、剧本开头是怎样描写阿尔卑斯山的风光的?这样写起什么作用?(全方位由远而近,由高而低地描写。这一环境描写富有诗情画意,与玛丽亚的歌唱相映衬,情景交融,烘托出玛丽亚的自由快乐)。2、“流连往返”是什么意思?表明了什么?(留恋得忘记返回。表现了主人公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萨尔茨堡野外的玛丽亚:天真活泼、纯真快乐、热爱生活、喜欢歌唱、渴望自由、充满活力的姑娘。3、玛利亚放声歌唱《音乐之声》表现了什么?(表现了她对音乐的热爱和天赋,展示了她丰富的情感、美好的心灵,揭示了她自由活泼的天性。)4、这个场景的最后一句“忽然…跑下山来”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表现了玛利亚怎样的性格?(动作描写。活泼自由。)阅读第二个场景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用“不动声色”来形容院长,突出她性格中的什么特点?(老成持重,城府很深。)2、你是如何理解“反正我看黑羊身上的毛也一样暖和”这句话的言外之意的?(言外之意是说玛丽亚做修女也未尝不可,一样合适。)3、众人对玛利亚的评说虽褒贬不一,但我们依然能够看出她是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玛利亚的个性特点。(天真活泼,热爱自由,不守常规,无拘无束,大胆而富有活力,可爱而又让人头疼。)4、通过众人之口来表现玛丽亚这个人物的形象,这种方法叫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是?(侧面描写。能更全面、更完整地塑造人物形象,使玛丽亚这个形象真实地、丰满地展现在人们面前。)5、从选文中选择一个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她的性格特点。(贝尔塔。性格固执,对玛丽亚一直报有偏见,只看见玛利亚的不足,看不见她的优点。)6、课文对主人公是如何刻画的?表现了她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课文运用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表情描写,以及环境描写,并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栩栩如生的刻画了少女玛丽亚热爱歌唱、心灵美好、活泼自由、纯真快乐的性格。(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