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宽容开启心灵之窗教学案例一、案例陈述冯斌同学,是我教书这几年印象最深的学生,因为他不但是一个最让我头痛的学生,也是一个给我很大启发的学生。冯斌的例子有点特别,因为他不是一个常见的双差生。他头脑很灵活,懒懒散散的,学习成绩却稳居前十,但行为纪律、思想品德却特让我头痛。他几乎每天早上都会迟到;上课不是趴桌子就是说小话甚至玩手机;做作业要看心情;在宿舍里经常抽烟;从不参加值日和大扫除,卫生委员常向我投诉;头发和指甲老是留得好长,每次仪容仪表大检查,我就会因为他而“遭殃”;从来不会向老师打招呼,有时老师叫他回答问题他不但不理不采连站都不站起来,找他谈心无论你问他多少声他都不理不睬,真拿他没办法。因为头发一事已见了几次领导和一次家长但也还是治标不治本。二、分析原因冯斌的事让我这个新上任的班主任常常迷惑和头痛甚至厌烦,但为人师又不能让他就这样荒废下去。刚开始时我把他叫到了办公室,我怀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数落着他的不是和耐心的教导他该如何改变自己,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但却取得了反效果,他对我这个班主任越来越反感,当时我真的觉得自己好委屈。后来我从领导那里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得到了领导的支持和鼓励,心里也豁然开朗起来。为了更好的做好冯斌同学的转化工作,我让同学带我去他家进行了家访,家访的所见所闻让我很吃惊。冯同学家在我市的高级住宅区,可以说家境很好,按理如此宽裕的家境,孩子的品德修养应该很好才对啊,真的奇怪。当这栋高尚住宅被打开时我被眼前的一切震住了:高档的家具和电器四周乱七八糟的堆满了衣服、鞋子、一次性饭盒、食品袋还有剩饭剩菜。地面肮脏这是不用说的拉,更要命的是整间屋子隐隐散发出异味。冯斌和他父母都不在家,为我开门的是他的外婆,一位上了年纪而且腿很不灵便的老人。从老人家的口中我得知,冯斌还有个读初中的弟弟,父母常年在外地忙生意,很难回来一次,有时甚至过节也不回,把孩子托付给七十多岁的外婆,每个月寄些钱回来就了事了。刚好最近外婆腿有问题,住院了,没法照顾两个小孩,所以才把家里搞得乱糟糟的。为了既能安心工作也能约束好两个孩子,家长把孩子送到了全寄宿的学校,只有礼拜可以放假回家。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不但得不到父母应有的关爱和言传身教,而且养成了放荡自由的坏习惯。冯斌同学从小就被父母宠着,父母对他百依百顺,他是一个连扫地都不会的富家子弟,在如此看来,他在校会参加劳动那才是怪事。每到礼拜这两个小孩就像脱了缰绳的马不知溜到哪里去了,网吧、游戏机室和歌舞厅就是他们常出去的场所,玩累了才回家,虽然外婆会经常对着他们唠唠叨叨,但两个小孩就当没听见。外婆向我埋怨道:诶,赚是赚得多了,两个小孩的前途却就要毁了。如此看来,这并不是我一个人能解决的事了,我必须找到他的家长。三、采取措施和取得效果我拨通了冯斌在外地工作的父亲的电话,劝他来一趟学校,想不到他却以工作忙为由推脱。我真的忍无可忍了,愤怒的嚷道:“你究竟是要现在的赚大钱还是要你儿子将来的穷途末路,有你这样当父亲的吗?”我当时竟敢这样斥家长,现在想想也还为自己的一时鲁莽而害怕,不过也因为这句话,他的父亲终于出现在学校。我和冯斌的父亲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谈,我把冯斌在学校和在家的行为表现详尽的告诉他,并从现在的表现去剖析冯斌的将来。他父亲也是个明白事理的人,经过交谈,他对他忙于工作而疏忽孩子的事也深感自责。过了不久,为了照顾好两个孩子冯斌的父母把工作地点转移回从化,妈妈也不再去工作了,呆在家里教育小孩,也经常和我进行交流。教育孩子需要通过家庭和学校双方的共同努力所以在学校我们做老师的不敢放松。我不再对他的行为一味的埋怨、反感和不耐烦,而是宽容的有耐心的是教育他。他迟到了,我不再罚他扫地而是叫考勤员提醒他并吩咐他的舍友准时叫他起床。他能够准时上课,我就会在全班及时表扬他这不但鼓励了他也督促了他。逐渐,他很少迟到,偶尔吃了,他会主动找考勤员,然后自觉的为班上做一些事。每到搞大清洁,我不再只督促学生们做事,自己也参加在其中,学生们也更加勤快起来,连冯斌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