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2、认识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二、过程与方法能够结合毛泽东革命实践的史实进行分析和思考,能够抓住一个人物一生之中主要的几个大的历史阶段,对历史人物初步进行客观的历史评价。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对毛泽东早期寻找革命真理和实事求是地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历程,进行符合个人实际的学习探讨。教学重点了解毛泽东为救国救民而不断探求真理、开创中国革命道路的奋斗历程教学难点认识毛泽东在艰难环境中对革命道路的不断探索精神和创新勇气,这需要学生对当时中国革命所面临的内外环境、特殊国情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作出适当的评价。教学过程一、寻求真理1、早年立志求学(1)毛泽东,字润之,1893年12月26日出生在湖南省湘县韶山冲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2)1910年秋天,16岁的毛泽东离开闭塞的韶山,来到湘乡县城求学,这是他人生历程的第一个转折。(3)18岁的毛泽东从康有为、梁启超宣传的维新思想中开始了政治启蒙。(4)后来,毛泽东制定自修计划,寄居长沙湘乡会馆,每天步行到湖南省图书馆读书,并于1913年春考入湖南第一师范,在这里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打下深厚的学问基础,逐渐形成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并获得社会政治活动的初步经验。2、青年立志救国,投身革命(1)1918年4月,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十几个人集会岳麓山下,成立了湖南先进青年的社团“新民学会”。(2)1918年8月,从湖南一师范毕业的毛泽东带领新民学会赴法勤工俭学会员来到北京。结识了李大钊,开始具体地了解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3)1919年4月,毛泽东在长沙负责《湘江评论》的编辑工作,他赞颂俄国十月革命,领导长沙学生运动。他从民众力量中看到了实现救国理想的希望,开始以历史唯物主义观察社会。(4)1919年12月,毛泽东领导驱逐皖系军阀张敬尧的运动。在北京期间,通过与李大钊接触,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兴趣,广泛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书籍。(5)1920年5月,毛泽东在上海会晤陈独秀,受到其思想的深刻影响。(6)1920年秋,毛泽东放弃了对社会改良的幻想,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义无反顾地走上革命道路。(7)1920年11月,毛泽东创建湖南共产党早期组织。(8)1921年6月,前往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二、天辟道路1、中央一大后至大革命时期的革命活动(1)领导工人运动:从1921年到1923年,毛泽东结合湖南实际,积极从事工人运动。李1先后七次来到安源,发动和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和长沙木工人的罢工斗争。(2)参加大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后,毛泽东结合在家乡从事农民运动的实际,明确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1926年,毛泽东主办了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并领导了北伐时期如火如荼的湘鄂赣农民运动。2、毛泽东开辟中国革命道路(1)提出武装夺权论断: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毛泽东赴汉口参加中共八七会议,他在发言中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论断。(2)领导秋收起义:1927年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到湖南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但起义部队在进攻城市时失利,毛泽东当机立断,果断主张放弃进攻长沙,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寻找革命立足点。(3)领导三湾改编:秋收敌人失败后部队转兵南下,到达永新三湾村时,毛泽东对部队进行整编,把党支部建在连队,实现党指挥枪。“三湾改编”为新型人民军队的建设奠定了基础。(4)建立和巩固扩大井冈山根据地:①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剩余部队开进湘赣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②制定军纪:在井冈山的艰苦岁月中,毛泽东为工农革命军制定了“三大纪建六项注意”要求革命军队不仅能打仗,还要学做群众工作。③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毛泽东与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会师于宁冈砻市,组成工农革命军(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党代表,井冈山根据地的革命力量大大增强。④在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