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总第课时)课题生物与环境课型复习课日期教具教学目标1、了解种群、群落、植被的概念2、了解天气和气候的涵义,气温、降水和降水量的概念,季风的涵义和成因3、解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貌对气候的影响4、生物因素的概念、生物系统的概念、成分和生态平衡、食物链和食物网重点难点理解种群、群落;天气、气候、生态系统;食物网;生态平衡等教学过程:1、种群、群落、植被的概念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群落是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全部生物个体的总和5、天气、气候的涵义某个地区在较短的时间里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叫天气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特征,叫气候6、气温(最高气温、最底气温、平均气温;日较差、年较差)降水和降水量的概念,季风的含义和成因7、理解纬度位置(受热不均)、海陆分布、地貌(垂直变化、水平差异)对气候的影响8、理解我国气温(6个温度带)和降水的特点降水特点:一是大部分地区降水比较丰富,二是各地降水量差别很大,三是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且年际间也不稳定9、理解生态因素的概念,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因素(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10、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特点:1、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的稳定2、具有比较稳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3、各组成成分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保持相对平衡例子:室温20左右的夏季,在实验室的玻璃缸中放入含有单细胞绿藻的水、金鱼藻、小的扁卷螺、泥沙等,然后用一块玻璃盖上,设法使玻璃缸完全封闭,将它放在窗台上,在密闭后的一段时间内,整个装置、A、是一个生态系统,质量保持不变B、是一个生态系统,质量逐渐增加C、不是一个生态系统,质量保持不变D、不是一个生态系统看来,质量逐渐增加解析: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它所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的总和。在密闭的玻璃缸,含有单细包绿藻和金鱼藻(生产者)、扁卷螺(消费者)、泥沙和水中的分解者,他们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阳光(窗台上有光照)、空气、水等属于非生物因素,因此该装置是一个生态系统。在装置中虽然各种生物都在进行新陈代谢,生物间在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传递,但由于玻璃缸处于密闭状态,内外物质不能交换,因此整个装置的质量保持不变。课后小结种群、群落、植被天气、气候气温、降水和降水量、季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貌对气候的影响生态因素、生态系统的成分、概念生态平衡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成分调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