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优化总结固体和液体的性质与结构特点1.单晶体中物质微粒按照一定的规律有序排列,沿不同方向排列的物质微粒在相同距离上的数目不同,因此不同方向上物理性质不同.多晶体中物质微粒首先组成晶粒,但这些晶粒杂乱无章地排列而组成多晶体.因此,多晶体具有确定的熔点但没有规则外形,具有各向同性.非晶体中物质微粒杂乱无章地排列,各个方向上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相同,在熔化过程中,物质微粒的热运动逐渐加剧,且之间距离发生变化,因此,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和规则外形.2.液体分子的排列更接近于固体,液体中的分子也是密集在一起的,因而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且不易压缩.液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液体分子约在10-9m小区域内短暂保持规则性排列,但这个小区域的边界和大小,随时都在改变,这种小区域杂乱无章地分布,使液体在宏观上呈现出各向同性.由于液体分子间距离很小(略大于固体),因而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大,这个力使得液体分子只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振动.但液体分子的力不可能使液体分子长时间地在一个平衡位置附近振动,经过一段时间,分子会转移到另一个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即液体分子能够在液体中游走,这就是液体具有流动性的原因.许多有机化合物在由固态向液态转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中间态液体,它具有与晶体相似的性质,故称液态晶体,简称液晶.(多选)关于固体与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液面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B.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体,又具有光学各向异性C.有的物质能够生成种类不同的几种晶体,因为它们的物质微粒能够形成不同的空间结构D.所有晶体都有固定熔点[解析]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液面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A项错误;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体,又具有光学各向异性,B项正确;晶体的外形、物理性质都是由晶体的微观结构决定的,C项正确;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就是有无固定的熔点,D项正确.[答案]BCD气体实验定律的图象问题对于气体变化的图象,由于图象的形式灵活多变,含义各不相同,考查的内容又比较丰富,同学们处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看清坐标轴,理解图象的意义.(2)观察图象,弄清图中各量的变化情况,看是否属于特殊变化过程,如等温变化、等容变化或等压变化.(3)若不是特殊过程,可在坐标系中作特殊变化的图象,(如等温线、等容线或等压线)实现两个状态的比较.(4)涉及微观量的考查时,要注意各宏观量和相应微观量的对应关系.(5)考查气体的做功情况时,关键看体积,体积变大时,气体对外做功,体积变小时,外界对气体做功,体积不变则不做功.确定内能的变化,关键看温度的变化.使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按图中箭头所示的顺序变化,图中BC段是以纵轴和横轴为渐近线的双曲线.(1)已知气体在状态A的温度TA=300K,求气体在状态B、C和D的温度各是多少?(2)将上述状态变化过程画成用体积V和温度T表示的图线(图中要标明A、B、C、D四点,并且要画箭头表示变化的方向).说明每段图线各表示什么过程.[解析](1)A→B为等压过程:=得TB=2TA=600KB→C为等温线,得TC=TB=600K因为pAVA=pDVD,所以TD=TA=300K.(2)A→B等压过程,B→C等温过程,C→D等压过程.V-T图象如图所示[答案](1)TB=600KTC=600KTD=300K(2)图象见解析AB是等压膨胀过程,BC是等温膨胀过程,CD是等压压缩过程变质量问题的求解方法分析变质量问题时,可以通过巧妙地选择研究对象,使问题转化为一定质量的气体问题,再用相关规律求解.1.充气问题:向球、轮胎中充气是典型的变质量的气体问题.只要选择球内原有气体和即将打入的气体作为研究对象,就可把充气过程中的气体质量变化的问题转化为定质量问题.2.抽气问题:从容器内抽气的过程中,容器内的气体质量不断减小,这属于变质量问题.分析时,将每次抽气过程中抽出的气体和剩余气体作为研究对象,质量不变,故抽气过程可看成是等温膨胀过程.3.分装问题:将一个大容器里的气体分装到多个小容器中的问题也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