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课标要求]:简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亚里士多德的成长历程,“柏拉图学院的头脑”,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哲学、生物、物理、逻辑、伦理学等方面的成就。(三段论和中庸之道)。亚历山大的家庭教师。吕克昂学院。对亚里士多德的评价。理解唯物论和唯心论,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及世界文化的同一性,中庸思想。学习亚里士多德的求知精神和科学态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比较西方古希腊文化与东方中国文化,掌握文化的多样性。运用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与看待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2、过程与方法分析文字材料法,问题探究法、比较归纳法、讨论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形成,认识古代思想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树立科学的态度及全新的人才观。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文化中的地位。[教学重点]: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及学术成就。[教学难点]: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思想的继承和突破的问题。如何看待中庸之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柏拉图的思想,那么在柏拉图之后希腊有出现一位重要的哲学家,并且是和柏拉图有着师徒关系的,他就是亚里士多德。那么这节课,我们主要看看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以及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一、亚里士多德的生平:用心爱心专心11、家庭出身前384年出生于希腊小城斯塔吉拉的马其顿御医家庭。2、生活经历①17岁时在雅典阿卡德米学园学习,师从柏拉图,对柏拉图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被称“学园的灵魂”②前343年,亚里士多德成为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之师。为师期间,利用优越条件,继续研究各类科学,学术思想进一步发展。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③亚历山大征服希腊后,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创办吕克昂学园,被称“逍遥学派”。提出“中庸之道”。④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病逝,雅典再掀反马其顿热潮。亚里士多德成为雅典人控告、仇视的对象。不得不挥泪离开吕克昂学园,并从此陷入孤寂落寞之中,精神受到严重打击。⑤前322年,在卡尔基斯抑郁而终。二、博学家(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和科学成就及对人类的贡献):1、哲学:A继承又突破了柏拉图的思想。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这一观点使他“接近了唯物主义”,但不彻底,常动摇于唯物和唯心主义之间。B确立了哲学研究的对象,在《形而上学》中,提出哲学所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十三个问题,其中一些问题,一直是后来西方哲学争论的中心,2、生物学:对五百多种不同的动物进行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3、物理学:在《物理学》中,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4、逻辑学:提出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5、教育:创办“吕克昂”学园,著书讲学。6、伦理学:提出“中庸之道”。补充: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主张的差异(1)哲学思想:用心爱心专心2柏拉图: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反映。亚里士多德:思想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物体由形式和物质组成(2)政治主张:柏拉图:理想国是哲人统治的国家,其次才是法治国,亚里士多德:法治优于人治关于中西方思想中“中庸”的比较:相同:都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不同:①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有哲学思考,而孔子的“中庸”是出于礼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②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相对的,孔子从圣人的角度出发,强调要有度,“过犹不及”。③亚里士多德主张舍两端而取其中,孔子没有否认两端是不好的。三、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影响我们学习了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可以看出他的思想确实是博大精深,那么他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有哪些呢?1、他创立了庞大的科学研究体系他在逻辑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中都留下了许多开创性的著作,留下了丰富的遗产2、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以“三段论”为核心的逻辑学成为一切科学的工具;伦理学中的“中道”理论成为人类和谐社会的润滑剂;政治学中的“法治”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