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用心爱心专心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问题1:同学们对抛物线已有了哪些认识?在物理中,抛物线被认为是抛射物体的运行轨道;在数学中,抛物线是二次函数的图象?问题2:在二次函数中研究的抛物线有什么特征?在二次函数中研究的抛物线,它的对称轴是平行于y轴、开口向上或开口向下两种情形.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果抛物线的对称轴不平行于y轴,那么就不能作为二次函数的图象来研究了.今天,我们突破函数研究中这个限制,从更一般意义上来研究抛物线.回忆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的距离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的比是常数e的轨迹,2.简单实验如图2-29,把一根直尺固定在画图板内直线l的位置上,一块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紧靠直尺的边缘;把一条绳子的一端固定于三角板另一条直角边上的点A,截取绳子的长等于A到直线l的距离AC,并且把绳子另一端固定在图板上的一点F;用一支铅笔扣着绳子,紧靠着三角板的这条直角边把绳子绷紧,然后使三角板紧靠着直尺左右滑动,这样铅笔就描出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叫做抛物线.?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应用举例(i)由上面的探究过程得出抛物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一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定点F不在定直线l上).定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准线.注:(1)定点不在这条定直线;(准线)(2)定点在这条定直线,则点的轨迹是什么?*(是过F点与直线l垂直的一条直线-----直线MF,不是抛物线)(3)动点到定点的距离|MF|(4)动点到定直线的距离d;(5)|MF|=d(6)动点M的轨迹-----抛物线(ii)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方案1:(由第一组同学完成,)以l为y轴,过点F与直线l垂直的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图2-30).设定点F(p,0),动点M的坐标为(x,y),过M作MD⊥y轴于D,抛物线的集合为:p={M||MF|=|MD|}.化简后得:y2=2px-p2(p>0).方案2:(由第二组同学完成)以定点F为原点,平行l的直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图2-31).设动点M的坐标为(x,y),且设直线l的方程为x=-p,定点F(0,0),过M作MD⊥l于D,抛物线的集合为:p={M||MF|=|MD|}.化简得:y2=2px+p2(p>0).方案3:(由第三、四组同学完成,)取过焦点F且垂直于准线l的直线为x轴,x轴与l交于K,以线段KF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图2-32).概念深化加深对定义的理解1用心爱心专心抛物线上的点M(x,y)到l的距离为d,抛物线是集合p={M||MF|=d}.化简后得:y2=2px(p>0).引导学生分析出:方案3中得出的方程作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这是因为这个方程不仅具有较简的形式,而方程中的系数有明确的几何意义:一次项系数是焦点到准线距离的2倍.(1)它表示的抛物线的焦点在轴的正半轴上,焦点坐标是,它的准线方程是(2)一条抛物线,由于它在坐标系的位置不同,方程也不同,有四种不同的情况,所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还有其他几种形式:,,.这四种抛物线的图形、标准方程、焦点坐标以及准线方程如下由于焦点和准线在坐标系下的不同分布情况,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有四种情形(列表如下):讲清为什么会出现四种不同的情形,四种情形中P>0;并指出图形的位置特征和方程的形式应结合起来记忆2用心爱心专心相同点:(1)抛物线都过原点;(2)对称轴为坐标轴;(3)准线都与对称轴垂直,垂足与焦点在对称轴上关于原点对称;它们到原点的距离都等于一次项系数绝对值的,即;不同点:(1)图形关于轴对称时,为一次项,为二次项,方程右端为、左端为;图形关于轴对称时,为二次项,为一次项,方程右端为,左端为(1)当对称轴为x轴时,方程等号右端为±2px,相应地左端为y2;当对称轴为y轴时,方程等号的右端为±2py,相应地左端为x2.同时注意:当焦点在正半轴上时,取正号;当焦点在负半轴上时,取负号(iii)例题讲解与引申例1(1)已知抛物线标准方程是,求它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2)已知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0,-2),求它的标准方程分析:(1)在标准方程下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都是用的代数式表示的,所以只要求出即可;(2)求的是标准方程,因此所指抛物线应过原点,结合焦点坐标求出,问题易解。解析:(1),焦点坐标是(,0)准线方程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