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命》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本文以“生命”为主题,借助于自然界生命成长的现象,讲述了生命进程中快乐与痛苦相生相成的规律,语言清丽典雅、深刻隽永,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学习本文首先要通读全文,疏通文中的生字词,理清文章思路;其次要反复朗读,在朗读中赏析本文生动形象、富含哲理的语言;然后背读文中的关键语句,理解生命的本质,并结合自己的生活正确地对待生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词语,理解“骄奢、清吟、荫庇”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2.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本质的认识。3.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4.体会文章景、情、理和谐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语言美。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展示情感与态度认识生命的客观法则,豁达乐观地对待生命中的一切,包括快乐和痛苦。【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2.揣摩文章重要的语句或段落,理解其哲理意蕴。【教学难点】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1.朗读法2.品读法3.延伸拓展法【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朴素而美丽。生命,犹如一只万花筒,它的形态和色彩变幻多端,面对这一瑰丽的世界,作为生命高级形式的“人”,我们必然会有说不尽、道不完的“生命话题”,观不尽、赏不完的“生命花朵”,弹不尽、唱不完的“生命曲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曲韵律悠远的生命咏叹调吧。二、作者简介: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1900年10月5日生于福建福州长乐。童年是在山东烟台海边度过的。大海以它奇幻多彩的晨昏朝夕,孕育了她丰富的想像,陶冶了她诗人的气质。在海边孤寂的童年生活中,冰心7岁就开始阅读《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西游记》《水浒传》和林纾翻译的《说部丛书》。1913年全家迁至北京。五四运动爆发时,她是预科一年级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青年爱国运动。为了扩大宣传效果,她开始在北京《晨报》发表《21日听审的感想》等时评,署名谢婉莹。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这一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引起了较为强烈的社会反响。1921年,在理预科毕业后,就考入文本科,写出了为文坛瞩目的短诗集《繁星》和《春水》,造成了所谓“小诗的流行的时代”,当时有人将此类短诗称为“春水体”。冰心的诗歌风格含蓄、温婉、隽美。1923年,冰心出版了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春水》。同年她毕业于燕京大学,于1923年8月赴美留学。这时期的作品中更热衷于以宣扬母爱、自然、童心为内容的“爱的哲学”,代表作有《悟》《寄小读者》等。1926年冰心得文学硕士学位后返国,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女子文理学院。其时,北伐战争的革命风暴使她感到超阶级的“爱的哲学”的虚幻;日寇入侵的炮火将她那个能“融化消灭”世间烦愁的“家”也拆散了。冰心的思想有所变化,写出了《分》《冬儿姑娘》等作品,对劳动者的苦难生活寄予深切的同情。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注意正音,理清行文思路。云翳yì巉岩chán羞怯qiè心魂惊骇hài休憩qì骄奢shē枭鸟xiāo荫庇(yìn)芳馨xīn朔风shuò丛莽mǎng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枭鸟:猫头鹰之类的鸟。荫庇:大树枝叶遮蔽阳光,也用来比喻保护、照顾。芳馨:芳香。云翳:阴暗的云。骄奢:骄狂专横;巉岩:1、一种陡而隆起的岩石,如悬崖或崖、孤立突出的岩石;2、参差不齐的岩石海岸,尤指给航行造成威胁的。本文应为○1项。怡悦:喜悦;高兴云翳:中医病名。眼球角膜疾病后所遗留的一层薄若云雾状翳障一泻千里:1、指江河水势奔流直下;2、比喻文笔奔放畅达心平气和:1、指思想或精神平静没有不安或压抑的感情;2、指抑制或重新克制住了自己的感情;平静下来;休憩:休息绯红:深红色卑微:○1指地位低下而渺小出身卑微的人;○2衰微。3、全文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这是全文的领起句,也是思路的起点,提示话题,引起下文,第二层:从“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到“也不敢信来生”。描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