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台风灾害和寒潮灾害【热点链接】气象数据显示,每年的1号台风,出现在1月的概率为40%,出现在4月或4月之前的概率高达84%。毫无疑问,2020年的台风已经严重迟到。2020年4月,倒春寒一波接一波入海,西北太平洋“不育”现象越发严重。与倒春寒有关的气象灾害是什么?“不育”是指没有产生什么灾害?提示寒潮。台风。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定位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水平1:根据资料,说明寒潮灾害和台风灾害的含义。水平2: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寒潮灾害和台风灾害的分布状况。水平3:运用图表资料,解释寒潮灾害和台风灾害的形成条件和危害。水平4:综合运用资料,分析典型地区寒潮灾害和台风灾害。人地协调观:通过探讨台风和寒潮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树立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对比分析台风和寒潮灾害。区域认知:分析台风和寒潮灾害的分布规律与主要地区。地理实践力:调查本地台风和寒潮灾害发生频率,并分析其原因。一台风灾害1.定义: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2.结构:由台风眼、旋涡风雨区、外围大风区构成。3.分布:西北太平洋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源于西北太平洋,我国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多发于夏秋季节。4.危害狂风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暴雨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危害近海养殖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1.判断正误。(1)台风是旋转的。(√)(2)台风中心降水强度最大。(×)2.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强烈发展的温带旋涡B.主要发生在秋冬季节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台风危害大D.西北大西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答案C解析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旋涡;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台风危害大;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3.台风是否百害而无一利?试举例说明。提示不是。台风也会带来一定的好处,如缓解旱情、降温消暑等。二寒潮灾害1.含义: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2.分布: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时节。3.危害(1)剧烈降温使农作物遭受冻害。(2)大风、大雪、冻雨造成畜牧业损失,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等。4.影响我国的寒潮: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1.判断正误。(1)寒潮主要发生在南半球。(×)(2)我国南方地区不会发生寒潮。(×)2.下列地区最容易发生寒潮的是()A.华北平原B.海南岛C.南亚地区D.四川盆地答案A解析华北平原纬度较高,距寒潮源地近,易发生寒潮;海南岛和印度半岛位于低纬地区;四川盆地北部有秦岭、大巴山,对寒潮具有阻挡作用。3.哪个季节寒潮对我国北方农业危害较大?提示秋末冬初;冬末春初。主题探究台风灾害材料一1月4日5时,2018年第1号台风“布拉万”(194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诞生第3早的热带风暴)中心位于我国南沙永暑礁北偏西约255千米的南海西南部海面上。“布拉万”在菲律宾造成3人死亡和5.55亿比索的财产损失(约合1090万美元)。材料二下图为“布拉万”移动路径示意图。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为什么西北太平洋海域是世界上台风最多的地方?(2)材料中日期是否搞错了,隆冬季节也会有台风生成吗?(3)为什么台风预报中总是说“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而不说“台风中心最大风力”?[成果展示](1)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广阔,受暖流影响,水温高,水汽供应充足。(2)没有错。热带太平洋洋面上冬季气温也很高,可以形成台风,但势力比夏季台风弱。(3)台风中心为台风眼,盛行下沉气流,为无风区。而台风眼(中心)外围却是狂风暴雨区。1.台风的成因及影响(1)台风的形成(2)台风的结构:从中心向外,依次是台风眼、旋涡风雨区和外围大风区。(3)台风的影响①危害②有利:缓解旱情、降温消暑。2.台风的特点台风多发的季节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7~11月最为频繁台风形成的源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热带、副热带海域,其中西北太平洋海域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