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掌握常见文言句式,培养文言语感。2、了解“对”的有关知识,了解三国文化知识。3、学习文中对天下形势的分析方法,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分辨力。教学重点:1、熟读课文,疏通文义,积累文言词语,介绍“对”的有关知识及三国文化。2、让学生分析理清诸葛亮一番话的核心、方针、依据。教学难点:1、疏通文义,积累文言词语。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讨论分析法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大家都看过《三国演义》,对本课的主人公诸葛亮应该已经有所了解。对《三顾茅庐》还有多少印象呢?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北魏曹操在统一北方后,准备南下消灭东吴孙权和西蜀刘备等,而刘备此时兵微将寡,正是求贤若渴之时,公元207年,经徐庶推荐,刘备三顾茅庐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诸葛亮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胸有成竹的为刘备提出了战略决策,本文所记就是刘备三顾茅庐的始末和他与诸葛亮问答的情况。对,对策,答问的意思,封建时代臣子回答皇帝所提出的问题,叫对策。《三国志》、《史记》、《前汉书》与《后汉书》合称《四史》。二、作家作品简介: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西晋史学家。《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断代史,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我们可以理解为《三国志》的扩展、充实。三、学生阅读课文,辨析音、形、义hàofǔsuìyìbǐngqīngtuíduóshēnchāngjué好为《梁父吟》遂诣亮屏人倾颓度德量力信大义猖獗kuàidàiyīnxùzhòuzhūróngdān吴会殆民殷国富存恤帝室之胄诸戎箪食壶浆四、课文讲解翻译课文、解释重点字词第二课时:一、翻译课文、解释重点字词二、再次默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概括文章主题一、(1)写诸葛亮年轻时的事情,表现他的抱负。二、(2)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三、(3—5)刘备问计,诸葛亮答对策。(重点)四、(6)写诸葛亮对刘备的重要性。本文叙述了诸葛亮在隆中为刘备分析的政治对策,表现了他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塑造了一位政治家、军事家的光辉形象。三、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作业试概括他答话的要点:1、分析对手的形势及应对的策略:曹操拥百万之众(军事上),挟天子而令诸侯(政治上)——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天险),已历三世(历史),国险而民附(民心)贤能为之用(人才)——可以为援而不可图。(2)分析有利的地势及利用的策略:荆州用武之国,益州天府之土。——跨有荆益,保其岩阻。(3)分析刘备的优势:帝室之胄,信义著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4)确定霸业兴汉的策略:(A)做好准备: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板书设计亮自比: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庶推荐: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备三顾:凡三往,乃见。曹孙记分析政治形势荆益事中将军优势亮对策: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记对制定战略方针西和诸戎,南抚夷越言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备推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