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 寒潮学案 中图版必修1-中图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VIP免费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 寒潮学案 中图版必修1-中图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_第1页
1/3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 寒潮学案 中图版必修1-中图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_第2页
2/3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 寒潮学案 中图版必修1-中图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_第3页
3/3
第三节寒潮问题导学主题寒潮活动与探究材料:2012年12月20日10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12月20日14时至22日14时,西北地区大部、内蒙古、华北大部、东北地区气温将先后下降6~8℃,其中,新疆东北部、甘肃中西部、内蒙古中东部及山西北部、河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幅度10~12℃,局地可达14℃;上述大部地区将先后出现4~6级偏北风,新疆山口地区风力可达7~9级,局地10~11级。(1)寒潮是怎样形成的?(2)寒潮有哪些天气表现?(3)寒潮有何危害?(4)寒潮对农作物影响最大的是哪个季节?为什么?(5)西藏为何基本不受寒潮影响?(6)如何防治寒潮?1.寒潮发生的原因2.寒潮的危害当堂检测1.下列对寒潮的描述错误的是()。A.一般都在冬半年形成B.强冷空气入侵造成剧烈降温C.空气密度大,含水汽多D.快行冷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2.关于寒潮发生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高纬度的强冷空气向低纬运动即形成寒潮B.低纬度的强冷空气向高纬运动即形成寒潮C.陆地的大陆气团向海洋运动即形成寒潮D.海洋的海洋气团向陆地运动即形成寒潮3.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季节在()。A.夏秋季节B.春冬季节C.夏冬季节D.春秋季节4.“瑞雪兆丰年”这句农谚反映出的寒潮的益处是()。A.促进高低纬度地区热量交换B.缓解冬季旱情,提高土壤肥力C.加速矿物质分解,保持土壤肥力D.利于越冬作物快速生长5.关于寒潮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使交通受阻,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B.使农作物遭受冻害,冬季危害最大C.青藏高原最先受到影响且危害最大D.南方远离寒潮源地,不会受到影响提示:用最精练的语言把你当堂掌握的核心知识的精华部分和基本技能的要领部分写下来并进行识记。参考答案【问题导学】主题活动与探究:(1)提示:在冬半年,高纬度地区的干冷空气堆积形成了密度较大的冷气团,当这些冷空气堆积到一定程度时,就要从源地向低纬度地区流动,当很强的冷气团从高纬向低纬快速移动时,就形成了一次寒潮天气过程。(2)提示:大风、降温、雨雪、冰冻天气等。(3)提示:可能导致交通堵塞,电信、电力中断,造成海上翻船事故,对农作物造成冻害等。(4)提示:春、秋两季。春季是万物萌发的季节,寒潮易冻伤作物幼苗;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寒潮会影响作物成熟。(5)提示:青藏高原地势高,寒潮被挡在高原北面,顺地势沿河西走廊向东部推进,因此受寒潮影响小。(6)提示:监测、预报及做好防寒准备。【当堂检测】1.C解析:寒潮是来自高纬度的强冷气团形成的,水汽含量少。2.A解析:在冬半年高纬地带的气温很低,干冷空气在那里堆积,形成密度较大的冷气团,当很强的冷气团从高纬向低纬移动时就形成一次寒潮天气过程。3.D解析:春季作物处于幼苗期或返青期,秋季作物正值成熟期,气温条件对作物生长影响较大,此时寒潮易造成作物减产甚至绝产。4.B解析:寒潮带来雨雪天气,可缓解冬季的旱情;同时,雪水中的氮化物含量高,能提高土壤中的氮素含量;雪水还能加速土壤有机物的分解,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肥料。5.A解析:春秋季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青藏高原地势高,不易受寒潮影响;强劲的寒潮能够越过秦岭—淮河一线,影响南方地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 寒潮学案 中图版必修1-中图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