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印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首都、人口;②读图分析印度气候特点,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能力目标:①了解印度的人口压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口观,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②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印度气候类型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为以后的生活服务;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我们应珍惜和爱护人类的家园;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口观;重点:印度的水旱灾害及印度的人口特点。难点:分析造成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教学设计导入新课: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片尾曲,今天就让我和同学们随着唐僧师徒去印度看一看。请同学汇报课前搜集到的印度的相关资料讲授新课展示课件印度是一个文明古国展示课件印度在世界中的位置提问:①印度位于我国的什么位置?南部濒临哪个海洋?②印度位于亚洲的哪个地区?总结:位于我国西南面,南临印度洋,位于南亚。展示课件南亚政区图提问:①找出印度主要的陆上临国,并说出这些国家分别位于印度的什么方位?②读出印度的首都?总结: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展示课件印度的地形提问:①找出印度有哪些主要地形区?②地形分布有哪些特点?总结:西北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绝大部分海拔在1000米以下。过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活着多少印度人呢?展示课件印度的人口增长图提问:①2000年印度有多少人口?②从1951年到2000年印度人口大约增加多少亿?③读图分析最近印度人口增长速度是加快了还是放慢了?讨论:阅读课本36页材料和自学材料,说一说人口增长会给印度带来什么影响?总结:人口的增长制约着印度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使粮食、土地、水资源、环境、就业、教育等成为难题。2000年2月15日,印度颁布新的人口政策,希望到2045年实现人口零增长。展示课件印度水、旱灾害的景观图片我们多么不希望看到这些画面!然而大自然是无情的。印度人民采取了很多措施和自然斗争,如庞大的灌溉系统、防旱贮水池等,但灾害仍不断,损失惨重。是什么原因造成印度多水、旱灾呢?展示课件孟买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提问:①孟买各月气温有什么特点、属哪个温度带?②孟买各月降水量分布有何规律?③该地属于什么气候类型?总结:印度属热带季风气候。展示课件南亚1月、7月风向总结:印度降水主要受季风影响讨论:西南季风的强弱和登陆时间的早晚对印度降水多少有何影响?总结:我们破解了印度多水旱灾害的原因,原来是西南季风搞的鬼。角色扮演(讨论完成)如果自己是印度的官员,怎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水、旱灾情?如果自己身处在连降大雨的印度,怎样做才能最好的保护自己?教师小结:⒈学生快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⒉请几个同学说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巩固训练:课件展示布置作业: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画一幅简单、形象的漫画,反映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并用简单的语句提示其寓意。板书设计:第三节印度位置地形人口应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进行地理教学的几点体会王丽君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进行地理课教学,打破了“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它以其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丰富等独特的长处和优势,越来越显现出极大的生命力并成为广大教师广泛采用的一种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其地位越来越重要。下面,我就应用多媒体进行地理教学谈几点体一、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指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和情感状态。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兴奋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巨大内动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凭一张嘴、一支笔、一幅挂图,手段单调、呆板,学生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因而学生在学习中兴趣容易转移,产生课堂不融洽的气氛。而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由不爱学转变为爱学、想学。例如在讲《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一课前的2—3分钟,我先播放西双版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