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域和行政区划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现行三级行政区域;能够在政区图中确定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轮廓;记住他们的全称、简称、行政中心。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课堂学习活动,巩固所学知识点,培养看图、读图、拼图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地图了解祖国和家乡,从而热爱祖国和家乡。通过课堂的探究活动,体会地理的实用价值,领悟地理在生活中的应用。2学情分析教材和教法分析;本节知识是中图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中国地理的起始内容。内容比较单一,但涉及的地名众多,各省轮廓各不相同,相对位置错综复杂,知识点的记忆量很大,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尽力避免单一,多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比如竞赛、拼图、唱歌等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们在地图的世界里感受地理课堂的精彩。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教学难点: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轮廓。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祖国的疆域,明确了我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和它的范围。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国内部各区域的位置。提问:如果你要给你在外地的亲戚写一封信,收信人地址和寄信人的地址怎么写?(安排学生每人写一份,并选择几位同学来念一念,看看哪些是合理的,邮递员可以很快送到收信人手里的。)追问:为什么这些信邮递员可以很快送到收信人手里?(因为这些地址在等级上非常清楚邮递员按照上面一层一层地找,很快就可以找到。)总结:看来这些等级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一个国家为了便于管理,会将国土分为若干地区,并设立若干个级别,这就是行政区。我国疆域十分辽阔,在行政管理上采用的是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就像我们学校里的年级、班级、小组一样,上一级区划包含若干个下一级区划。板书讲解:最高一级行政区划是省级行政区划,这里的自治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问:重庆市和黄石市是一个概念吗?(帮助学生理解直辖市的级别)。除此之外,国家根据特殊需要,还可设立特别行政区。行政区划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会应用到,更是我们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在三级行政区划中,最重要的是省一级的行政区,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省级行政区的有关知识。活动2【活动】课堂活动活动一:读图。幻灯片出示“中国政区图”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学生熟悉了解中国各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位置、轮廓。比如“中国最北/东的省级行政区是?”、“面积最大的是?”、“黑龙江省像什么?”等等。引导启发学生运用想象记忆、联想等方法记住各省级行政区的轮廓。让学生观察地图,找出中国有多少个省、多少直辖市、多少个自治区,观察它们的位置和轮廓,学会分类记忆。讲解他们的不同含义,引导学生注意两个特别行政区,了解它们的特别之处。找邻居。要求同学们在地图上迅速找到我们的家乡黄石,学会在地图上准确定位其位置(武汉的东南方向,长江之滨,湖北第二大城市),观察湖北在地图上的位置,找出它的邻居。提问:邻居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谁?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谁?这些邻居的简称和行政中心是什么?老师讲述:为什么除了全称之外还要有一个简称呢?因为在有的场合使用全称很不方便,比如汽车的牌照上首先要有各省区的名称,然后是阿拉伯数字。试想如果车牌写上各省区的全称会很繁杂,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2345”这将是多么大的牌照啊!所以我们为每个省级行政区都起了一个小名,也就是简称。学生阅读课本资料:简称的由来老师提问,学生归纳:1.取用全名中的一个或几个字有哪些?(京、津、吉、黑、苏、藏浙、陕、甘、青、宁、新、港、台、内蒙古、澳、川、贵、云)2.用本省的河流或山名有哪些?(闽、赣、湘、皖)3、用本省的历史名称有哪些?(冀、鲁、豫、粤、琼、渝、蜀、黔、滇、鄂)4.一个省有两个简称有哪些?(川或蜀、云或滇、甘或陇、贵或黔、陕或秦)活动二、填图:学生打开地理填充图册,按照老师的提示填出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纠正学生易错字,让学生书写在黑板上)活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