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了解蔡伦改进造纸术。知道《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了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知道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概况;了解四大发明的传播和应用情况。理解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2。过程方法与能力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其改进、应用和传播,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及探究精神等;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贡献。自由结组阅读课文,在填写表格“四大发明发展历程及意义”的同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总结能力和历史质疑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四大发明的产生过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认识科学发明、发现往往植根于日常生活中,培养脚踏实地的生活态度。通过对四大发明贡献的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2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知识面不是很广,即使有对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了解,也不是很全面与系统的,只是一知半解的。尤其是我们处于农村的中学学生可能对本节课的知识界面的掌握会更加少,因此我们的学生很有必要把本节课的内容学好。当然,我们作为教师也很有必要想办法把本节课的内容教好。根据我们本校学生知识面窄、基础不扎实、理解能力不强的具体情况,我打算在教学过程中,实行“以本为本,掌握重点”的原则进行教学,也就是说,抓住课本为主,注重掌握重点要点即可。通过讲述、提问、朗读与练习等方法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以达到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目的。3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其应用与传播的世界历史意义。2、难点:理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4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指导学生思考几个问题:A、世界有哪四大文明古国?B、古代中国为什么能够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使学生对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产生好奇,从而在此基础上展开本课内容,引入新课活动2【讲授】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1、讲授新知识。(一)、造纸术首先,创设情景想象。假设我们不能用纸,那将会是个怎么样的世界?其次,让学生明确在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说明纸发明前书写材料的缺点----笨重和贵重。(可以举下列事例进一步说明:一是战国时期的一位有名学者惠施,号称“学富五车”;二是秦始皇每天批阅的文件,重达120斤;东方朔写给汉武帝的奏牍要两个大力士才能气喘吁吁地抬进宫殿;三是汉代一匹长四丈宽二尺二寸的帛值720斤大米),刀笔并用----书写不便。人们急需新的书写材料,纸的发明势在必行。到了汉代纸虽然已经发明,但纸的质量比较差,产量也不高,原料也受限。指导学生观看《蔡伦》像,蔡伦总结劳动人民造纸的经验,采用多种植物原料(树皮)和废弃物(破布麻头和旧鱼网),既扩大了原料来源,又降低了成本,使纸的质量和产量都有所提高,纸张开始具备普遍使用的可能,因此蔡伦功绩卓著。酌情讲述蔡伦的生平和改进的造纸程序。结合“《天工开物》中的斩竹漂墉,为造纸准备原料”图,简介纸取代简帛成为主要书写材料。造纸术的传播是理解其世界历史意义的重要环节,在此应让学生了然其由古及今、由近及远的传播概况;同时关注被纸所取代的各种原有书写材料的种种不足,进一步加深纸的应用对方便人们的书写和人类文化的保存、传播起到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再次,让学生明确书写材料变化的发展过程:从龟甲、兽骨、青铜器和玉石器----竹木简、帛----纸的演变过程和纸的改进,从而认识造纸术的价值和蔡伦的伟大。(二)、雕版印刷术有了纸,人们书写的材料发生了变化,但由于抄写的效率不高而且经常出错,以此引出发明印刷术的必要。(1)雕版印刷术:指出雕版印刷术是从石啤、印章、符印逐渐演变而来的,与活字印刷的发明相对;利用“唐朝刻印的《金刚经》卷首佛像画”说明此时雕版印刷的成熟,指出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并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简单总结雕版印刷的优点与不足,肯定其作用的同时为活字版做好铺垫。相对抄写而言,雕版的优势在于速度、准确率和廉价等方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