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故事《孩子犯错时,不妨来个冷处理》师蕲中午,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吃着午餐。这时,王睿康和傅林艳两人一前一后走进教室,王睿康一溜小跑来到我的跟前,气呼呼地对我说:“老师,傅林艳拿饭泼我……”还没等他把话说完,傅林艳立马反驳道:“你还不是泼了我……”“你先动手!”“是你,你撒谎!”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下面的同学都窃窃私语起来。听了他们的争辩,我好像知道了事情的大概经过,为了争抢位置两人居然将餐盘扔向对方。当时我非常生气,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班可是第一次发生,我正要发作,可我看到了两个孩子满身饭粒、怒目相视的狼狈样子,我想:孩子都在气头上,会认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吗?还是等他们冷静下来再处理吧。我压抑住自己的怒火,不动声色地请两个孩子面对面站立,并分别递给他们一张餐巾纸,请他们帮对方擦掉身上的饭粒,然后回座位吃饭。其他同学对我的处理都觉得吃惊,陈逸然还跑上讲台问:“老师,为什么不狠狠地批评他们呢?”我笑了笑,不置可否,午餐风波就这样过去了。下午第一节课,我走进教室,对孩子们说:“这节课我们就午餐事件来谈谈你们的看法和处理意见。”我请傅林艳、王睿康讲讲事情的经过,其他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孩子们众说纷纭,已经冷静下来的两位同学也从大家的发言中找到了自己做得不对的地方,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王瑞康红着脸说:“我觉得我做得有不对的地方,我是男孩子,心胸却这么狭窄,如果我能忍一时之气的话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今后做什么事情我都要要三思而后行,我也提醒同学们‘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听了他的发言,同学们情不自禁地拍起手来,教室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傅林艳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承认了自己做事不应该冲动,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两个孩子的手握在了一起,整个过程我没有刻意地去引导,甚至没有过多的言语,但看得出来孩子们对这件事情的处理很满意。我想这可能就是教育的智慧吧。孩子的成长总是伴随着磕磕绊绊、小错不断,有人甚至说,对于孩子,“闯祸”也是一种成长,“犯错”也是一门必修课,没有哪个孩子能一次错误不犯就长成大人。因此,我们应该允许孩子犯错误,面对孩子犯错时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不在情绪失控时教育孩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冷处理”。孩子犯了错,如果再一顿暴风骤雨,只会增加他的逆反和对抗,不仅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会和老师产生矛盾,最终只会让他哭着屈服;如果和风细雨,让他对自己的错误负责,那他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并且改正,更重要的是从心底感受到老师的宽容和爱。实践证明,教育孩子并非越“及时”越好,冲动下的“及时”反而可能适得其反,事与愿违。我很庆幸面对孩子犯错,我没有大发雷霆,这样既给了我自己一次传达爱的机会,也给了孩子改过自新,健康成长的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