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生体验”中体验人生——《散步》教学案例诸葛亮中学程萍一、教学设想及构思《散步》是一篇文质兼美散文。阅读这样一篇文质兼美散文,《新课标》的要求是“突出强调审美体验,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用情感和心灵去感受、欣赏、评价作品,进而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体验”。即体验人生经历。要想通过阅读这些“人生体验”的作品达到体验人生的目的,就需要我们带领学生真正的走进文本,让学生用心灵、情感去感受、体悟!这实际上就是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性阅读过程。本文中作者选择的题材是生活中常见的小事——散步;表达的情感也是生活中沉淀在每个人心灵深处的尊老爱幼的亲情。因此,这样的人生经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有了这样的情感基础,学生理解感受起来才会产生共鸣。因此,依据《新课标》的三维目标,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文中极富表现力的语言;2、理解感悟文中所表现的尊老爱幼的美德,体验人生中的美好情感;3、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围绕上述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配乐朗读、问答法、讨论法、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重在培养学生理解感悟能力、分析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及对人生的体验。二、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晚饭后很多家庭习惯于全家人一起看电视,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的爷爷奶奶喜欢古装戏;你的爸爸妈妈喜欢看韩剧;而你更钟情于动画片!此时,你掌握着遥控器,你会怎么办?(学生们七嘴八舌谈做法,以此引入新课)其实无论选择谁喜欢的节目,全家都会很快乐!因为你们的家充满理解、充满亲情、充满爱!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散步》就是这样一篇以生活中的小事来表现浓浓亲情的散文。(二)解读课文,感悟亲情1、朗读课文,勾划生字词。时间:三分钟。学生激情朗读课文,并勾划出生字词。可查工具书,或小组讨论解决。)2、学生代表示范朗读,其他同学思考下面的问题:问题:文章写了几个人?他们一起做了件什么事?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学生讨论后回答,明确:文章写了一家三代四个人一起散步发生分歧的事。表达一种尊老爱幼的浓浓亲情。)(板书:我、妻子、母亲、儿子,成熟的生命、衰老的生命、幼小的生命)3、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找出文中表现浓浓亲情的句子,说说表达了怎样的亲情。(学生读课文,找句子,小组合作讨论回答、归纳明确)(继续完善板书:尊老爱幼)4、本文之所以感动人,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其语言简洁优美,极富表现力:有的用词精练准确,有的句子句式很美,有的句子含义很丰富。请各举一例具体说明。(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后选代表回答。文中这样的句子很多,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诸如:A、用词精练准确的句子,如:“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的“熬”形象地说明母亲因年老体弱、艰难度过严冬的痛苦之情。B、句式很美的句子,如:“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整齐的句式使语言很富有表现力。C、含义很丰富的句子,如:“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那样”。这句话用幽默的口吻,表现“寻常事”中的“不寻常”,我的决定将影响着其他三人的感情,因此倍感责任重大!突出我在关键时刻的重大责任感。又如:“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背的同她背上背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因为母亲代表过去,儿子代表未来,对过去要珍惜,对未来要珍爱,这对一个家庭,几乎是全部。因此,作者把这一情景喻为“整个世界”,含蓄而形象地抒发出“我”和妻子的使命感。(完善板书)(三)拓展延伸,体验亲情这篇散文写的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字里行间却透着浓浓的亲情,表现的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这种小事件中蕴涵大意境的手法就叫以小见大。这样的文章常常读来令人感动。1、现在有一篇名为《送小龟回家》的短文,请大家听朗读,用心体会,结合《散步》,说说文中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为什么?生活中你遇到过令你感动的人或事吗?请具体谈谈。(教师配乐朗读《送小龟回家》,学生听读、体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