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课标要求]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1.历史条件:解放战争的基本胜利。2.过程(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1949年10月1日上午,举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3)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举行开国大典。[易混易错]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3.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也开辟了中国民主政治的新纪元。[教材互补]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新中国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深化探究材料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思考(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主要指什么?新中国的成立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2)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历史上的其他国家政权有哪些本质的区别?答案(1)含义: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权力。意义: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已经结束,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统一、民主的道路。(2)新中国与他们的根本区别在于国家的性质和政权性质的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是一个人民民主政权。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1.背景:1949年9月,《共同纲领》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2.建立:1954年9月,一届人大召开。(1)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3.意义: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的重要标志,结束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和以《共同纲领》暂代宪法的过渡状态。[易混易错]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但不是最高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包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深化探究材料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第二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思考(1)1954年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该宪法有哪些内容?体现了什么原则?(2)该宪法确定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它是如何体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3)这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它的颁布有何意义?答案(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内容: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权力机关;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它负责,受它监督。(3)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意义:它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它的颁布大大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正式形成:1949年9月,一届政协召开。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在国家政权组成上得到充分体现。[深度点拨]“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形成于解放战争时期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民主党派逐步变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政党。为更好地扩大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