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 第6章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 第1课时 古雅的昆曲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新人教版高二选修6历史学案VIP免费

高中历史 第6章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 第1课时 古雅的昆曲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新人教版高二选修6历史学案_第1页
1/10
高中历史 第6章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 第1课时 古雅的昆曲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新人教版高二选修6历史学案_第2页
2/10
高中历史 第6章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 第1课时 古雅的昆曲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新人教版高二选修6历史学案_第3页
3/10
第1课时古雅的昆曲【学考报告】考试内容考核要求必考加试昆曲及水磨腔、折子戏等概念b“花部”与“雅部”之争b昆曲诞生、兴衰的过程b“近代百戏之祖”c考点一昆曲及水磨腔、折子戏等概念(b)1.昆曲(1)元朝末年,江苏昆山地区的南戏艺人演唱南曲时,与当地语音和民间音乐相结合,经过当地著名歌手和乐师顾坚的改进,创造出一种南戏清唱新腔调,这种新腔调为“昆山腔”简称“昆腔”。昆腔的名称出现于明初。昆腔具有悠扬流畅的特征,成为昆曲的灵魂和标志。(2)隆庆末年,梁辰鱼首次运用革新的昆腔创作了传奇《浣纱记》,将昆腔推上戏曲舞台,获得极大成功。后来昆腔传入北京,赢得“官腔”称号。(3)明末昆腔成为第一大声腔和全国性的大剧种。(4)清初,昆曲的名称产生。2.“水磨腔”:明朝嘉靖、隆庆年间,以魏良辅为首的一批艺术家,对昆腔进行改革创新。把唱腔研磨得极其精致细腻,使旋律轻柔缓慢,仿佛在水里磨过一样,达到“音转若丝”的地步,时称“水磨腔”。3.折子戏(1)从明朝万历年间到清朝乾隆末年,是昆曲蓬勃发展时期。(2)为改变演出拖沓的状况,一些艺人从剧本中精选一出或几出戏,进一步加工、充实,使之成为可以独立演出的短剧,称为“折子戏”。折子戏生动活泼,集中了表演艺术的精华获得观众的欢迎。(3)从清代乾隆以后,折子戏逐渐取代了全剧的演出。这种演出形式,一直流传到今天。要点昆曲的形成与发展史料一昆曲,原称昆腔……元朝末年,江苏昆山地区的南戏艺人演唱南曲时,与当地语音和民间音乐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南戏清唱新腔调。这种新腔调的原创歌手是顾坚。史料二我吴自魏良辅为“昆腔”之祖,而南词之布调收音,既经创辟,所谓“水磨腔”“冷板曲”,数十年来,遐迩逊为独步,至北词之被弦索,向来盛于娄东,其口中袅娜,指下圆熟,固令听者色飞。——(明)沈宠绥《度曲须知·弦索题评》思考(1)据史料一,概括昆曲是怎样产生的?(2)据史料二,概括魏良辅革新昆曲的贡献。提示(1)吸取地方语音和民间音乐;关键人物顾坚创作的昆山腔,为昆曲塑造出灵魂。(2)吸收北曲长处,注重布调收音;把唱腔研磨得极其精致、细腻,旋律非常缓慢;增添弦乐伴奏。(2017·浙江湖州高二期末)明朝王骥德《曲律》说:“‘昆山’之派,以太仓魏良辅为祖。”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在于魏良辅()A.把昆曲推上了戏曲舞台B.为昆腔赢得“官腔”的称号C.借鉴北曲优点革新昆曲D.使昆曲成为独立演出的短剧解析材料并未表明把昆曲推上戏曲舞台,故A项错误;材料也未体现“官腔”,故B项错误;材料中“昆山派”源于“昆腔”,从元末到明中期,昆山腔跟戏曲演出没有发生直接关系,到了明嘉靖、隆庆年间,经魏良辅等一批艺术家的改革,在曲调上吸收了“北曲”的长处,所以革新后的昆腔具备了作为戏曲声腔的条件,故C项正确;昆曲成为独立演出的短剧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考点二昆曲的诞生与兴衰过程及“花部”与“雅部”之争(b)1.“花部”与“雅部”之争(b)(1)清朝乾隆皇帝多次下江南巡游,每次必到扬州。扬州既有专门演唱昆曲的戏班,又有表演各种地方戏的剧团。当时,封建统治者和文人士大夫奉昆曲为正宗,又因昆曲唱词高雅就称昆曲为“雅部”。(2)“昆曲”以外的各种地方戏曲声腔(如京腔、秦腔等),曾被贬为“乱弹”,种类繁多,就统称“花部”。在接驾演出时,昆曲与地方戏竞争十分激烈。这就是戏曲史上有名的“花雅之争”。2.昆曲的诞生与兴衰过程(1)形成过程①元朝末年,南戏清唱新腔调产生。②明初,昆腔名称产生。明朝魏良辅进行了革新。(在曲调演唱上,注重“布调收音”;在曲调运用上,强调宫调、板眼和平仄;在乐器伴奏上,增添琵琶、三弦、筝等弦乐伴奏。)③明末,成为第一大声腔和全国性的大剧种;清初,昆曲的名称产生。(2)兴盛①时间:从明朝万历至清朝乾隆末年。②表现:一是新剧作不断涌现;二是表演艺术精益求精,服装道具更加讲究,角色分工越来越细;三是折子戏的出现。(3)衰落:片面追求旋律性、音乐性,却牺牲了文学性和戏剧性,成为昆曲的致命弱点;花部戏剧内容普遍贴近百姓生活,唱腔清新活泼,吸引观众,冲击着昆曲的地位。要点昆曲的兴盛与衰落史料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 第6章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 第1课时 古雅的昆曲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新人教版高二选修6历史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雨丝书吧+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乐于和他人分享知识,从事历史教学,热爱教育,高度负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