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问题导学一、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活动与探究材料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军队的部署情况:战初1942年日本投降时中国战场35个师团太平洋战场10个师团东南亚7个师团中国战场37个师团太平洋、印度洋15个师团中国战场(不含东北)111万多人东南亚、太平洋不到10.9万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虽然美国海军主力集中于太平洋,但陆军主力的使用始终受到欧洲战场的限制。法国二战史学者亨利·米歇尔写道:“事实上,由于英军和美军兵力不够唯一能对日军作战的陆军就是中国的陆军了。”——《世界近代现代史参考资料》(1)依据材料一可得出什么结论?材料二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的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熟梅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军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难道不会是这样吗?”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伤亡35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美国死亡40.5万人;英国死亡37.5万人。——《世界近代现代史参考资料》(2)材料二中罗斯福设想了怎样的结局?这一结局未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二、日本战败的原因活动与探究对于日本战败的真正原因,当事者和历史学家们意见不一。负责进行战略轰炸的人断言,即使没有原子弹,日本在1945年底也会完全被摧毁。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出人意料地得到负责中国境内空中作战的陈纳德将军的支持。他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到来。但是有两个不变和压倒一切的因素早已注定了日本的命运:首先是日本经济上的弱点——它的经济潜力只及美国的15%……但是美国人——这是第二个决定性因素——出色地动员和发挥了自己的力量。——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概括材料中关于战胜日本决定性因素的观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启迪1.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决不能重演。2.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3.所有国家都应走和平发展道路,侵略扩张必然导致灾难。4.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5.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6.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对邪恶势力决不能姑息养奸。当堂检测1.“在苏军泰山压顶般的强大攻势下,德军不再‘效忠元首’,纷纷缴械投降。1945年4月30日中午,苏军已进攻到波茨坦广场。”上述描写的是()A.柏林战役B.易北河会师C.匈牙利战役D.斯大林格勒战役2.下面漫画是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的代表作之一《榜样》,对作者作这幅漫画的背景描述不正确的是()日本人在惊讶:意大利人上绞刑架了?《榜样》作者:华君武,作于1945年5月A.美、英开辟第二战场,夹击德国B.东南欧各国人民纷纷起义,打击法西斯侵略者C.雅尔塔会议召开D.波茨坦会议召开3.有学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在于重新分配欧洲的权力,而1939~1945年的大战却是意识形态之战”。这里的“意识形态之战”是指()A.独裁与民主B.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C.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D.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4.阅读下列材料:某校举办了一次历史小报展览,有一位同学在小报中有下列一段叙述: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2年7月,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列宁格勒,苏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1943年2月,苏军取得战役胜利。1943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确定了对德作战的方针;会后英美联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1945年5月,美军攻占柏林,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请完成:(1)请你找出文中的四处错误,并加以改正。(2)依据改正后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法西斯灭亡的原因。(3)要编出一份同学喜欢的历史小报,你认为应当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