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3大战的新阶段[课标要求]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一、德、意、日三国结盟1.初步结盟(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受到了很大制约,日本和意大利的争霸野心遭受了一定的挫折,而经济危机之后的扩张行为使它们在国际上陷入孤立。(2)目的:试图打着“反共”旗号,在不引起英、美等国敌意的情况下,达到互相支持,扩大侵略的目的。(3)概况:1937年,意大利加入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柏林-罗马-东京三国轴心形成,三国结成了政治同盟。2.正式结盟(1)背景①随着德军在欧洲的大肆扩张,日本提出了“不要误了公共汽车”的口号,决心趁机解决“中国问题”,同时实施南进战略,以夺取英、法、荷等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②德国在对英空战失利后,感觉到美国对大战的态度日益明朗,为了顺利实施进攻苏联的计划,德国希望日本在远东地区扩大战争,借此牵制英国的兵力,使美国的注意力转向亚洲。(2)概况:1940年,德、意、日三国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由政治同盟扩展为军事同盟。[深度点拨]法西斯国家结盟的原因在于其在对外扩张过程中有共同的利益要求;法西斯国家为了麻痹西方大国打出了“反共产国际”的旗号。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1.苏德战争爆发(1)1941年6月22日,德国按照“巴巴罗萨计划”向苏联发动了突然的全面进攻,二战进一步扩大。德军分三路发起进攻:北路攻打苏联波罗的海沿岸和列宁格勒;中路沿明斯克斯摩棱斯克一线进攻莫斯科;南路夺取乌克兰。苏军在战争初期遭到了严重的损失,但苏联军民不畏强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卫国战争。(2)1941年10月,德国集中力量发动了代号为“台风”的大规模进攻,斯大林发出了“消灭德国占领者”的号召,苏联军民展开了悲壮的保卫战。到1942年初,莫斯科保卫战取得胜利,德军遭到了沉重打击,标志着“闪电战”的破产。[教材综合]莫斯科保卫战是苏德战争中一次非常重要的战役,这次战役重创德军,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苏联红军的士气。这场战争也把苏德战争拖入了持久战,这对德国是十分不利的。[重点精讲]莫斯科保卫战中,在初期失利的情况下,苏军为何能取得最后的胜利?(1)苏联军民同仇敌忾。(2)红场阅兵鼓舞了苏联军民取胜的信心。(3)俄罗斯的严冬寒冷,德军缺乏御寒设备。2.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背景①德国侵占西欧后,日本提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口号,派军入侵法属印度支那,占领了向东南亚进一步扩张的桥头堡。②日本的侵略加剧了日本与美、英等国之间的矛盾,美国采取了对日禁运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和冻结日本在美资产等措施,英国紧随其后采取了一致行动。③遭受沉重打击的日本决定与美国开战,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提出了偷袭珍珠港的方案。1941年11月,日本御前会议决定12月初对美开战。(2)概况①1941年12月7日,日军向停在珍珠港内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发起袭击,日本共击沉、重创、击伤美国大型舰只19艘,使美国损失飞机311架,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受重大损失。②珍珠港被袭后,美国参众两院迅速通过了对日宣战议案,太平洋战争爆发。此后,对日宣战的还有中、英等20多个国家。[难点释疑]谈谈你对“日本偷袭珍珠港是战术上的胜利,战略上的失误”的认识。(1)战术上的胜利①从日本大胆设想的提出,用政治手段对美国所起的麻痹作用以及攻击时间、方式的选择和操作到成功,几乎是天衣无缝。②并且偷袭珍珠港与日本南进的目标是一致的。(2)战略上的失误①与轴心国的整体战略目标即日本配合德国进攻苏联不一致。②偷袭珍珠港使日本树起了一个强敌美国。[重点精讲]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美为什么由反苏转变为支持苏联?(1)法西斯到处侵略,已成为美、英、苏的共同敌人。(2)苏联已成为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中坚力量。(3)美英虽从骨子里仇视社会主义,但当时援苏便是援助自己。(4)从根本上说援苏是英美国家利益的需要。[深化探究]材料正在燃烧的美国战舰思考(1)简要解释图片和地图反映的历史情境。(2)分析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3)这一事件对二战的进程有何重大影响?答案(1)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突然袭击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