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导学案:56三民主义【内容标准】(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2)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教学要求】1.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2.比较新旧三民主义,知道新三民主义的实质性飞跃,知道它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是基本一致的。3.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义在推动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4.认识到三民主义是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体会孙中山与时俱进的思想品质和为民主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考试说明】1、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作用。2、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作用。【考点解读】1、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作用:(1)提出: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所写的发刊词中,第一次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明确解释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简称为三民主义。(2)内容:①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用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独立自主。民族主义的提出,把反对清王朝统治者与建立资产阶级统一的民族国家结合起来,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和时代的要求。②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它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③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即主张社会革命,具体办法是: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用以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它反映了孙中山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美好愿望和对世界潮流的敏锐观察。(3)作用:①三民主义是在孙中山在潜心研究各种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实地考察西方政治制度、经济生活和社会现状以后,描绘的振兴中华、实现近代化的蓝图。②三民主义作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③三民主义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鼓舞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2、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作用:(1)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①民族主义——两方面意义:一是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提出争取中华民族真正的自由和独立;二是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②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其含义:一是给反对帝国主义的个人及团体以自由权利;二是剥夺效忠于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团体或个人的自由权利。三是强调政治机构民主化,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实行新的选举制度,使人民能够真正参加管理政权。③民生主义——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主要原则。“平均地权”即在核定地价、增价归公的基础上,对缺乏土地而沦为佃户的农民,由国家给予土地,资其耕作;“节制资本”是指“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由国家经营,使私有资本不能操纵国计民生;对工人由国家“制定劳工法,以改良工人之生活”;提出“耕者有其田”的主张。(2)新三民主义的历史作用:①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基本一致的;②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③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开拓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探究整合】1、新旧三民主义的主要区别?(1)历史背景:①旧三民主义:清政府统治日益腐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但未能真正给中国社会指明出路。②新三民主义:一战后,“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影响。(2)就其内容来说:①民族主义:旧三民主义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没有明确的提出反帝的要求。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对外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新内容。旧三民主义所突出的是“反满”,矛头指向清王朝;新三民主义则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②民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