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28古代中国手工业经济1.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在纺织、冶金和制瓷等部门的发展成就。2.了解古代手工业多种经营模式,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3.欣赏精美的手工业品,体会工匠的创造性智慧,感受古代中国文明成就的辉煌,培养爱护文物的意识。【考试说明】(2)手工业①官营手工业;②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③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考点解读】1.官营手工业(1)“工官”制度:中央机构所属“工官”工场负责制造官家和皇族专用物品.(2)行业:从汉武帝时起,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由政府垄断.(3)管理方式: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4)产品:专门负责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如军用的兵器和装备,供宗庙陵墓使用的祭祀用器,以及皇族的服饰玩好等.(5)流通方式:不在市场流通.(6)“工官”制度的特点:特殊行业的垄断性;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不计成本和奢侈性;技术工艺的高超性;各种行业的封闭性;劳动者缺少积极性。(7)“工官”制度的利弊:①其制作工艺水平代表当时手工业技术水平的顶峰.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导致行业间的隔绝和技艺的失传.③工匠缺乏人身自由,劳动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2.纺织业的主要成就:(1)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最初以麻和葛为原料,已经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2)商代:有专门负责蚕桑的政府官员,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已经相当重要.(3)汉朝:中国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表现在①花色品种达20余种;②素纱禅衣:出土于西汉长沙马王堆1号墓(图片看课本13页);③起绒锦:花纹有立体感,层次分明,对后世影响深远;④丝绸之路:远销到罗马,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4)唐朝:①随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私营纺织作坊兴起;②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③当时的织品主要供上层社会消费。(5)宋朝:纺织业有了更大的发展,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当时的丝织工艺水平也有了新的提高.(6)明朝:桑蚕和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在纺织手工业作坊或工场中不仅集中了数量众多的雇工,在一些纺织业发达的地区还出现了早期的自由劳动力市场;(7)纺织原料使用先后顺序:麻—葛—丝—棉3.冶金业的主要成就:(1)新石器时代晚期:冶铜业萌芽(2)商周青铜器的铸造:青铜器铸造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①商周青铜器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秩序。②司母戊大方鼎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青铜器(图片看课本15页)(3)春秋战国时期:冶铁业产生并发展,掌握了生铁,块炼铁冶炼及炼钢,淬火工艺.现在已知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是春秋时代遗物;战国时“淬火”技术。(4)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①汉武帝时推铁业官营制度②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③汉代冶铁的供风形式的变化:自然通风——人力皮囊鼓风——畜力马排鼓风——水力鼓风(最著名的是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的水排,图片见课本16页)(5)南北朝时期:发明了灌钢法,用此法制作的兵器坚韧锋利.(6)北宋时期:已经有了以煤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4.制瓷业的主要成就(1)原始青瓷:原始时代的彩陶就已经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如山东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早期的瓷器是一种釉陶,又称作原始青瓷.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2)汉代:东汉末期墓葬中,出土有釉色光亮,质地纯净的青瓷器.(3)唐代陶瓷业的成就:(南青北白)①美术陶制品“唐三彩”风行一时。②越窑的青瓷盛名全国: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③邢窑的白瓷制作精美:天下无贵贱通行之。④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也名列前茅。(参考课本17页的诗)⑤唐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诗文用于瓷器装饰。(4)宋制瓷业的成就:宋代的制瓷技艺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涌现出五大名窑,即定窑,汝窑,哥窑,官窑和钧窑.(5)元代制瓷业的成就: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烧制出白地蓝花的青花瓷.(6)明代制瓷业的成就:明中后期,又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多种彩瓷,如五彩瓷.(7)清代:康熙年间发明了粉彩瓷器,到雍正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色彩鲜艳,效果如同油画.(8)中国陶瓷的地位,历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