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军队利用夜幕的掩护,在2000多架飞机的支援下,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9月3日,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波德战争意味着一场世界性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上半期人类历史上继一战之后的又一场重大灾难,它是怎样爆发的?为什么人们刚刚度过20年的和平又发生新的大战?本节课我们学习“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教法案例1.“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扩张”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以下五个要点:(1)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2)德意军队武装侵略西班牙;(3)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4)德国在苏台德地区挑起事端;(5)《反共产国际协定》和法西斯三国轴心同盟的形成。本目难点是西班牙内战的性质演变,讲述时,教师可联系教材插图和从德、意干涉是西班牙内战性质转变的主要原因,即由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反佛朗哥的内战演变为反对德、意干涉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2.“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以下四个要点:(1)中国的抗日战争;(2)苏联建立集体安全的努力;(3)共产国际七大提出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4)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的反法西斯斗争。讲述时教师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重在理清知识线索,引导学生理解世界反法西斯斗争没能阻止住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原因:世界各国的反法西斯斗争彼此孤立,没有形成有效联合。3.“英、法的绥靖政策和美国的‘中立法案’”一目是本课的难点,教学中要抓准以下四个要点:(1)绥靖政策的含义和实质;(2)绥靖政策的表现;(3)《慕尼黑协定》及其影响;(4)美国“中立法案”及其实质。讲述本目时,教师可结合教材插图并补充史料分析绥靖政策的实质: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纵容法西斯侵略,维护既得利益。4.“大战的爆发和初期阶段”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以下五个要点:(1)《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2)德军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3)英法“奇怪战争”和“静坐战争”;(4)德军西线进攻和法国投降;(5)不列颠之战。本目难点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其影响,教师可结合地图进行分析。学习本目时,教师还需结合上一课内容,综合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大战爆发的史实。(重点)2.英、法“绥靖政策”和美国“中立政策”。(难点)知识点一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扩张1.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时间:1935年10月。(2)特点:不宣而战。(3)结果:1936年5月,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2.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1)经过①1936年7月,德、意支持佛朗哥叛乱,内战爆发。②人民阵线政府坚决镇压,控制了局势。③德、意法西斯直接进行武装干涉。(2)结果:1939年,马德里被叛军占领,西班牙共和国被颠覆。(3)性质①第一阶段:西班牙内战。②第二阶段: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民族革命战争。3.日本侵华1937年7月7日,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4.德军在欧洲侵略扩张(1)1938年,吞并了奥地利,加强了在欧洲的战略地位。(2)1938年,在苏台德地区挑起事端,企图吞并捷克斯洛伐克。5.德、意、日法西斯结盟(1)表现:德、意、日三国于1936~1937年期间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建立“柏林—罗马—东京”三国轴心。(2)危害:以反对共产主义为名结盟,增强了法西斯的力量,使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迫在眉睫。知识点二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1.各国的反法西斯斗争(1)中国:最早进行了反法西斯战争。(2)埃塞俄比亚:在其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的领导下,人民顽强抗意。(3)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广泛发动群众进行战争,是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具体实践。2.共产国际的指导(1)背景①苏联积极倡导建立集体安全。②侵略战争阴云密布。(2)召开: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①内容:提出建立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②实践: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3)措施①采取措施,团结各种力量,发动人民群众进行战争。②各国反法西斯战士组成“国际纵队”与西班牙人民并肩战斗。知识点三英、法的绥靖政策和美国的“中立法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