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最近由美国引发的金融海啸波及全球,在此危急时刻,如何摆脱困境,成为西方国家亟待解决的难题,他们不约而同地想起一个人,——那就是马克思。在德国马克思的《资本论》已被抢购一空。出版商预测,这本书将成为今年圣诞节的最佳礼物。同时,英国泰晤士报用整版刊登了马克思的巨幅头像,下面赫然写着:“HEISBACK。”马克思究竟在他的著作中论述了什么?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呢?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我们一一解读吧本单元与现实的联系马克思主义一直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因此了解马克思主义,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当代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理论。本单元与已学知识的联系在初中我们已经详细的学习了俄国十月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有关知识,高中教材的编排是按照从理论到时间的逻辑顺序来展现相关史实的,对史实的描述少一些,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对一些史实的回忆与把握。本单元在高考中的地位本单元在高考中,往往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考查多一些,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对这一部分知识的掌握与理解。从题目形式上看,既有选择题又有非选择题。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思维导图】【教材详解】知识幻灯片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材切片】【知识慢镜头】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不是偶然的,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那么有哪些因素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呢?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经济条件: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是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飞跃,它不仅是生产技术上的革命,也引起了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一方面,工业革命推动生产的迅速发展,并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另一方面,工业革命使社会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阶级条件:英国、法国、德国都出现了令资产阶级震惊的工人运动。马克思、恩格斯与工人运动的领袖建立密切的联系,在工人阶级身上看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力量。思想条件: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直接来源。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社会主义思想是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的理论表现。工业革命的进行,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使广大工人统资本家的矛盾日趋激化。为了探究解决矛盾方法和良策,许多有识之士进行了不懈的探索。19世纪初,傅立叶、欧文和圣西门等人为改变贫富分化的状况继续探索,寻求和谐发展的理想道路,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指望国王或者富人来投资建设他们设计的社会组织,这些希望都落空了。欧文的“新和谐公社”在耗尽全部资财后瓦解。但他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主观努力: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独立工人运动兴起、社会主义思想高涨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准备了历史条件。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投身于工人运动,了解工人阶级的状况,揭露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另一方面批判地吸收19世纪人类思想的优秀成果,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1、标志: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与在英国伦敦的一个德国流亡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协商,把该组织改造为共产主义者同盟。马克思、恩格斯为该组织撰写了宣言,即《共产党宣言》,于1848年初发表,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成科学。2、内容:(1)宣言肯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1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2)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资本主义在促成财富、资本积累的同时,也加速对工人阶级的剥夺,破坏财富生产者的生存条件。(3)宣言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不仅仅是一个受苦受难的阶级,而且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是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